[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座式腰部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0162.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2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梁迎彬;陈志明;张松;邹宇鹏;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腰部 康复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康复装置,特别是一种腰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龄人群中患有大量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神经疾病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多数伴有偏瘫症状,而且出现偏瘫症状的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除疾病和老龄化外,因各种外伤和交通事故而截瘫的患者不断增加多,导致这类人群出现不用程度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减重步态康复训练成为我国这类患者的迫切需要。
腰部的骨盆上连腰椎,下与股骨构成髋关节;它即作为脊柱的一环而运动,又以髋关节为轴相对下肢运动,在人体行走过程中起着平衡作用。此外,大量研究发现:人体骨盆在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神经易化技术,强化骨盆控制能力可促进下肢的运动功能。若骨盆产生非正常的运动轨迹时,将直接影响到步态的运动特征,骨盆运动是康复者恢复到自然、平稳、柔顺的行走模式奠定了基础,骨盆位姿的康复训练是人体下肢康复训练工程重要的一环。可见有效的腰部骨盆位姿控制机构是实现下肢康复训练的关键。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已有相关公开文件提出了解决方案,且功能也相似。申请号为201210011055.3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悬挂式腰部康复训练机构,该机构只能实现腰部的前后移动和扭转运动。申请号为201110027352.2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绳索减重的腰部运动控制方案,通过各绳索的长度的协调变化,再现病人的骨盆运动轨迹。虽然关于腰部康复机构或装置不少,但是采用支撑座式的腰部运动机构却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结构紧凑,能够帮助病患进行全方位的腰部运动训练的支撑座式腰部康复训练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底座、立柱、腰部运动控制单元和靠背,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腰部运动控制单元包括腰部安装板、腰部护板、腰部运动板、靠背、扶手、电动缸固定板、2个水平安装的电动缸和3个垂直安装的电动缸,腰部安装板固结在立柱的顶部,3个垂直轴安装的电动缸铰接安装在腰部安装板与电动缸固定板之间,2个水平安装的电动缸铰接安装在电动缸固定板与腰部运动板之间,靠背安装在腰部运动板上,腰部护板安装在腰部运动板上,扶手安装在腰部护板的端部。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还包括支撑座式减重机构,所述支撑座式减重机构包括固定滑轨、移动滑轨和可调高支撑座,固定滑轨固定安装在腰部安装板上,移动滑轨与固定滑轨配合并可沿固定滑轨移动,移动滑轨与固定滑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可调高支撑座安装在移动滑轨上。
2、腰部护板与腰部运动板通过螺栓连接,腰部运动板的两端开有一系列的螺纹孔,腰部护板开有长孔槽,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长孔槽的配合调节腰部护板的安装位置。
3、所述靠背为可调靠背,靠背背面有两个定位轴,腰部运动板上开有光孔并与靠背的定位轴配合,通过调节手轮调节靠背的前后位置。
4、所述立柱为升降立柱,包括固定立柱和移动立柱,固定立柱与底座固连,移动立柱套装在固定立柱并且二者之间设置锁定机构,腰部安装板套装并固连在移动立柱顶部。
5、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可锁紧的万向轮。
6、所述底座还包括外伸腿,外伸腿与底座铰接,底座和外伸腿下均安装有可锁紧的万向轮。
为尽可能再现正常人的腰部运动轨迹,本发明采用两组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的电动缸实现人体腰部骨盆的全方位运动,同时采用支撑座式的减重方案,使得腰部康复训练装置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而且结构也更加紧凑。
本发明采用支撑座式的减重方案,帮助病患进行全方位的腰部运动训练。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包括:
1.移动底座安装有可锁紧的万向轮,移动底座配置有防倾覆的外伸腿。升降立柱固连到移动底座上,升降立柱可根据病患或者老人的身高自动调节高度。
2.腰部运动控制单元由腰部安装板、腰部护板、腰部运动板、可调靠背、扶手、电动缸固定板、水平安装的电动缸和垂直安装的电动缸构成。腰部安装板固结在移动立柱的顶部,电动缸固定板通过3个垂直轴安装的电动缸连接到腰部安装板,腰部运动板通过2个水平安装的电动缸连接到电动缸固定板上。可调靠背安装在腰部运动板上,并通过调节手轮调节靠背的前后位置;腰部护板安装在腰部运动板上,可根据人体宽度调节两护板之间的距离;扶手安装在腰部护板的端部,用于给予患者辅助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