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1322.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用华;庄未;李胜勇;黄渭;罗嘉欣;毛甲琦;黄美发;刘夫云;钟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13/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行走 钢丝 机器人 | ||
1.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行走装置、平衡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于基板(1)底部带V型槽的前、后行走轮(2)以及行走轮驱动机构,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平衡杆转动机构、平衡杆平动机构和平衡杆铅垂运动机构,所述平衡杆铅垂运动机构设于基板(1)上,所述平衡杆平动机构通过横板(3)设于平衡杆铅垂运动机构上,所述平衡杆转动机构通过竖板(4)设于平衡杆平动机构上;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基板(1)上的陀螺仪和运动控制器(5)、伺服驱动器(6)、无线模块(23)以及电池组(24),所述运动控制器(5)根据陀螺仪的信号判断机体姿态进而向伺服驱动器(6)发出指令,控制行走轮驱动机构行走,并于行走过程中控制平衡杆转动机构、平衡杆平动机构和平衡杆铅垂运动机构的综合运动来平衡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铅垂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架组件和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架组件包括四周均布且相互铰连的上、下升降连杆(7),所述上、下升降连杆(7)的其余两端分别铰连于横板(3)的底部和基板(1)上;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升降电机(8)、牵引轮(9)和牵拉绳(10),所述升降电机(8)通过径向伸缩架(11)设于升降架组件中心,所述牵引轮(9)同轴固连于升降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牵拉绳(10)对应于各上、下升降连杆(7)设置,各牵拉绳(10)的外端连接于对应上、下升降连杆(7)之间的铰连点,各牵拉绳(10)的内端缠绕于牵引轮(9)上;升降电机(8)通过线路与伺服驱动器(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平动机构包括四连杆组件和平动电机(12)以及平动编码器(13),所述四连杆组件包括等长的左、右平动摆杆(14)和平动连杆(15),左、右平动摆杆(14)分别铰连于横板(3)上,所述平动连杆(15)两端分别铰连左、右平动摆杆(14);所述平动电机(12)和平动编码器(13)通过各自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左、右平动摆杆;平动电机(12)和平动编码器(13)通过线路与伺服驱动器(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转动机构包括平衡杆(16)、转动齿轮(17)、转动电机(18)和转动编码器(19),所述转动齿轮(17)通过转轴安装于竖板(4)上,所述平衡杆(16)的中部连接于转轴上,所述转动电机(18)和转动编码器(19)通过各自的齿轮传动副连接转动齿轮(17);转动电机(18)和转动编码器(19)通过线路与伺服驱动器(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仿真行走钢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驱动机构包括行走电机(20)和齿轮传动副,所述齿轮传动副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齿轮(21)和从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1)同轴与行走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2)与前或后行走轮(2)同轴固连;行走电机(20)通过线路与伺服驱动器(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1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的自动除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