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力旋压的可旋性分析数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2486.5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李建军;曾嵘;骆文勇;金淳;汪志强;马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可旋性 分析 数值 方法 | ||
1.一种强力旋压的可旋性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旋轮、模具和板料的工艺参数,包括板料的厚度t0、直径D和内径d,旋轮的厚度hr、圆角半径r、初始攻角ψ0、旋轮最大直径Droll,旋轮的转速度w2、进给角η和进给率f,以及模具的凸缘直径Ddie、母线方程转速w1、尾顶压力FN、尾顶直径d;
(2)根据获取的旋轮的圆角半径r、板料厚度t0和模具的凸缘直径Ddie计算旋轮在旋压成形前的参考点M0的坐标(Xinitial,Yinitial):
Xinitial=-Ddie/2
Yinitial=t0+r
(3)根据板料的厚度t0、圆角半径r、厚度hr、模具凸缘的直径Ddie、母线方程以及旋轮在旋压成形前的参考点M0计算旋轮的轨迹;
(4)根据步骤(1)得到的工艺参数、步骤(2)得到的旋轮在旋压成形前的参考点M0以及步骤(3)所得到的旋轮的轨迹,并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绘制板料的网格,以得到强力旋压有限元模型:
(5)对步骤(4)得到的强力旋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仿真,以得到板料最终成形所生成的工件的外母线上多个点的坐标,以及与该坐标对应的板料网格上的内母线上多个点的坐标;
(6)将外母线上多个点的坐标与对应板料网格上内母线上点的坐标相减,以找出二者之间的最小差值作为板料的最小厚度tmin;
(7)根据最小厚度tmin获取板料的最大减薄率ψ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性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3-1)获取板料最终成形的工件的外母线方程:
X=acosα
Y=bsinα+t0
其中a为模具椭圆母线的半短轴,b为模具椭圆母线的半长轴,α为模具的半锥角;
(3-2)获取旋轮和板料最终成形所生成的工件的外母线之间的交点P的坐标:
XP=acosα-t0sinαcosψ
YP=bsinα+t0+t0sinαsinψ
(3-3)根据步骤(3-1)和(3-2)的结果获取旋轮在旋压成形过程中的参考点M坐标随半锥角α变化的方程,即获得旋轮的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性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具体为,首先获取参考点M和P点之间的连线M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
其中ψ为旋轮的攻角;
然后获取M点的坐标为:
XM=XP-rcosβ
YM=YP-rsinβ
最后根据以上等式得到M点的坐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24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侧横梁支架的检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运动目标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