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3250.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梅;叶帮红;周亚男;姚宏洋;张恒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uck boost 变换器 系统 非线性 控制 方法 | ||
1.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组成包括: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输入电压检测调理电路、电感电流检测调理电路、电容电压检测调理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和处理器模块,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是由输入电源、开关管MOS、电感L、二极管D、电容C和负载R组成;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获得输入电源的输入电压Uin、电感L的电流iL、电容C的电压uC和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的状态平均模型:
1.1、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调理电路、电感电流检测调理电路和电容电压检测调理电路分别获得输入电源的输入电压Uin、电感L的电流iL和电容C的电压uC;
1.2、令iL=x1,uC=x2,在连续工作模式下,获得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的状态平均模型如式(1)所示:
式(1)中:
步骤二、获得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协同控制律:
2.1、定义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状态轨迹趋向流形的动态演化规律为:
式(2)中,T表示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状态轨迹趋向流形的收敛速度,且T>0,并定义宏变量Ψ为:
Ψ=(x2-x2ref)+k(x1-x1ref) (3)
式(3)中:x1ref和x2ref分别表示电感L的电流期望值和电容C的电压期望值,k为控制参数,且k>0;
2.2、利用式(1)、式(2)和式(3)获得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协同控制律d为:
式(4)中,所述协同控制律d为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中开关管MOS开通与关断的占空比d1的值;
步骤三、获得电感L的电流期望值x1ref:
3.1、将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的状态平均模型改写为如式(5)所示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式(5)中:
3.2、定义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误差变量为则有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的误差状态方程为:
3.3、对所述误差状态方程注入阻尼获得式(7):
式(7)中:
3.4、令式(7)中的
3.5、令x2ref=Uref,并代入式(8)中的获得电感L的电流期望值x1ref:
步骤四、获得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协同无源控制律:
4.1、在所述处理器模块中,利用式(4)和式(9),获得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协同无源控制律为:
4.2、将所述协同无源控制律通过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控制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中开关管MOS的开通与关断,实现对所述Buck-Boost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2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