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皮肤在脉搏检测上的应用、脉搏检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3411.9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珽;熊作平;王学文;顾杨;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皮肤 脉搏 检测 应用 系统 方法 | ||
1.电子皮肤在脉搏检测上的应用,所述的电子皮肤包括柔性的敏感层,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为非平面结构,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
2.一种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皮肤,所述的电子皮肤包括柔性的敏感层,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为非平面结构,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
滤波电路,对来自电子皮肤的信号进行滤波,获得有效的脉搏信号;
放大电路,将所述有效的脉搏信号放大后送至模数转换电路;
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来自模数转换电路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层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厚度范围为2~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层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所述的高分子材料选自聚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皮肤还包括柔性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敏感层和下电极层之间或形成于所述下电极层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层为聚乙烯(PE)薄膜,厚度范围为1~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层材料还可以选自高透明高柔性的聚氯乙烯(PVC)薄膜、聚偏二氯乙烯(PVDC)薄膜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材质选自金、铂、镍、银、铟、铜、碳纳米管、石墨烯、银纳米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电极是通过蒸镀或化学沉积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平面结构为凸伸的多棱椎体。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椎体的底面为10μm×10μm的正方形,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54.7°,椎体高度为7.06μm。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通过蓝牙方式与显示装置之间通信。
13.一种脉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权利要求2至 12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皮肤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
对采集到的脉搏信号进行滤波,获得有效的脉搏信号;
将所述有效的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后送至模数转换电路;
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来自模数转换电路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4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带设备及体征信息检测方法
- 下一篇:远程体温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