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3560.5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史苏存;刘继全;陶凤云;魏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2 | 分类号: | C21D9/32;C21D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陈泽斌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重载 齿条 中频 感应 淬火 工艺 | ||
1.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所采用中频感应淬火机床的感应器为形状与齿条的齿槽断面形状相适配的仿形感应器,包括如下步骤:
A、将齿条放置在中频感应淬火机床上;
B、通过感应器对齿条齿槽的齿面和齿根同时进行加热,齿条加热区在完成加热后,在齿条加热区表层的淬硬层深度范围内均达到淬火温度;
C、对齿条完成加热的加热区实施风冷,风冷的冷却速率大于临界冷却速率,且风冷后齿条加热区表面温度位于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和马氏体终止转变温度之间;
D、在齿条完成风冷后,且经热传导作用,在齿条加热区表层的淬硬层深度范围内的温度梯度稳定后,对加热区实施液冷,完成组织转变,液冷的冷却速率大于临界冷却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采用连续感应加热法,感应器沿齿宽方向运动实施连续感应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采用单齿连续感应加热,每次仅对齿条的单条齿槽进行加热,对齿条的各齿槽分别重复步骤B完成整个齿条的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感应淬火机床设置有与感应器相邻并随动的喷淋冷却装置;在所述步骤C中,向喷淋冷却装置通气,随感应器沿齿宽方向的运动对齿条加热区实施连续风冷;在所述步骤D中,向喷淋冷却装置通入冷却液,随感应器沿齿宽方向的运动对齿条加热区实施连续液冷;对齿条的各齿槽分别重复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完成整个齿条的表面淬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冷却装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在所述步骤A中,在放置齿条时,齿条的齿宽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在步骤B、步骤C和步骤D中,感应器均沿齿宽方向由下至上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经感应器实施加热的同时向喷淋冷却装置通气,随感应器的运动,同步完成步骤B和步骤C;在完成加热和风冷后,关闭感应器并停止向喷淋冷却装置通气,然后向喷淋冷却装置通入冷却液,随感应器的运动完成步骤D。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两件齿条背靠背的连接在一起,使两件齿条构成一个整体,且两件齿条的齿对称分布于两侧;在步骤A中将连接在一起的两件齿条放置在中频感应淬火机床上,在步骤A的后续步骤中对连接在一起的两件齿条的对应齿槽进行同步处理。
8.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采用CrNiMo铸钢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采用G35CrNiMo6-6材料制成;步骤B中,要求加热后,在齿条加热区淬硬层深度处的温度为750~950℃;在步骤C中,风冷后齿条表面的温度为200~4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大模数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向喷淋冷却装置通入压缩空气;在所述步骤D中,向喷淋冷却装置通入水基淬火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5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胶黏剂自动化生产线
- 下一篇:模拟动态环境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