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端面弹性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3884.9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夏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7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动力电池 端面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纯电动车上的动力电池端面弹性触头。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渐成熟,进入试验和示范运行阶段。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电能补充,目前对纯电动轿车进行电能补充有两种模式,一是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需时间很长,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另一种模式是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即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先将电能耗完的电池包快速换下,再将充满电的电池包快速地装到电动汽车上,实现快速补充电动汽车电能。换下的电池包在换电站进行充电,充好的电池包准备为下一台电动汽车换电。
在轿车底盘换电机上进行更换电池包时,因动触头安装在电池包上,静触头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而不同电池包存在各种误差,触头只能以端面接触传电,接触面积和触头抖动都会影响传电效率,接触不良,同时因车辆运行抖动接触面间产生瞬时分离容易拉弧烧坏触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传电可靠性的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端面弹性触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端面弹性触头,由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构成,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密封头(3)、动头座(4)、动触头(5)和关节轴承(6),所述动触头(5)为柱状结构,并从动头座(4)的中心孔中穿过,在动触头(5)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动触头压头(5a),所述动头座(4)的后端与动触头(5)之间固定密封头(3),动头座(4)的前端通过嵌装的关节轴承(6)与动触头(5)相支承;所述静触头组件位于动触头组件的前方,该静触头组件由静触头(8)、静头座(9)、堵头(10)和弹簧(11)组成,所述静触头(8)为柱状结构,并位于动触头(5)的正前方,该静触头(8)从静头座(9)的中心孔中穿过,静触头(8)的后端一体形成有与动触头压头(5a)相配合的静触头压头(8a),静触头(8)的前端由堵头(10)封口,在所述静触头(8)内设置弹簧(11),该弹簧(11)的前端与堵头(10)抵接,弹簧(11)的后端与静触头(8)后部的环形凸台抵接,该环形凸台向后由静头座(9)后端口的内翻边限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动触头组件安装在电池包前端,与电池包连成一体,随电池包一起运动,其电池包的高压正、负极与动触头接通;静触头组件安装在车辆底盘的接电器座上,接电器座上的高压正、负极与电动汽车高压电路连接。
在更换电池包的过程中,动触头组件向静触头组件方向移动,动触头前端的动触头压头压在静触头后端的静触头压头上,动触头继续移动,并推动静触头压缩静头座内的弹簧,动触头移动到位后,弹簧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将两个触头压紧在一起,并保证动、静触头接触端面有一定正压力。在动触头上安装有一个关节轴承,当电池包存在误差,动、静触头端面不平行而影响接触面积时,关节轴承可以使动触头自动转动一角度,以确保动触头压头与静触头压头两者的配合端面平行接触,这样动触头有自位功能,能够自动适应静触头的位置,保证动、静触头接触良好,从而有效提高了传电的效率及可靠性。
在所述动触头压头(5a)的前端面开设有环槽(5b),该环槽(5b)中装有弹性导电圈(7),所述弹性导电圈(7)为螺旋缠绕环状结构,弹性导电圈(7)的螺旋圈相对于轴线倾斜,且弹性导电圈(7)的小部分超出动触头压头(5a)的前端面。弹性导电圈为倾斜一定角度的螺旋管,并突出于动触头压头端面,当动触头压头端面压紧到静触头压头端面时,弹性导电圈缩进环槽内,并在其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弹性导电圈与静触头压头端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导电面积,并且可以通过大电流,减小动、静触头接触电阻,进一步提高了传电的效率及可靠性;同时,当车辆抖动、两触头瞬时分离时,弹性导电圈在弹力作用下,仍然能保持动、静触头端面接触导电,有效避免了因动、静触头端面瞬时分离而拉弧或中断导电。
所述动触头压头(5a)前端面环槽(5b)的截面为椭圆形,不仅易于加工制作,而且环槽内大外小,能够防止弹性导电圈脱落。
所述弹性导电圈(7)由铍铜制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弹性、硬度、疲劳强度,并且耐蚀、耐磨、耐寒、高导电、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
所述密封头(3)为前小后大的锥形橡胶体,该密封头(3)的后端面紧贴有垫圈(2),垫圈(2)由螺母(1)锁紧于动触头(5)上。以上结构一方面装配简单、方便;另一方面,密封头处于膨胀状态,不仅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而且具有让性,使动触头在关节轴承的作用下能够自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