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的育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4083.4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636504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9
发明(设计)人: 赵世洪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迪辉农业生态园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代理人: 胡景波
地址: 116635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得***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应 鲜食 蓝莓 新品种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蓝莓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被誉为“世界水果皇后”,蓝莓蕴藏着大量花青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缓解视疲劳的特殊作用。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味道偏酸,果实较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越来越向往,渐渐出现了城市边缘郊区采摘园。在采摘季节,每逢周末或假日,就会有人去采摘园进行采摘活动,有的带着老婆孩子,有的约上亲朋好友,采摘成了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时尚活动。然而,在蓝莓采摘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蓝莓果实味道偏酸,甜度不够且果实较小,在采摘鲜食的市场不占优势。采摘销售量明显不乐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父本、母本的选择:选择蓝莓品种伯克利作为父本,蓝莓品种M7作为母本;

2.组培:分别取M7的茎段组织、伯克利的叶芽组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再分化诱导形成植株;

3.筛选:选择生长状况好的植株进行培养等待扦插;

4.扦插:在培养基上将植株进行扦插,3-6个月后即得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植株。

所述的步骤4中的培养基成分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

30份珍珠岩;30份活苔藓;10份草滩土,加水调整至含水量为75%-85%即可。

所述的M7(bluesouth)又叫蓝源,其品种来源是:

该品种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汉.考克教授选育出的杂交品系之一。1999年10月从美国引进后,通过多年田间选育和性状评价,从中选育出适合于我国中北部地区及温室栽培的优良品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母本为南高丛品种Misity(薄雾),父本不详。

引种及推广过程:

1999年引入该品种,在公司基地进行盆栽、露地及温室的试种栽培。2006年开始,在辽宁大连和丹东地区进行了田间和温室进行了试验性栽培,目前已进入盛果期。2011年,在黑龙江加格达奇试种成功。经过多品种比较,已确定为温室栽培最佳品种,目前温室试种面积已超过300亩。

品种特征:

树高在2米左右。树势强盛,树姿开张。果实粒大,单果重1.4克~2.8克。平均单果重2.0克。果色暗蓝,果粉中等。鲜食果含糖量13.4%,酸度pH值3.53。香味浓,温室栽培风味极佳。果实肉质硬,耐储运。非常适合于鲜食。

生长特性:

冷温量需求为800小时。早熟品种,辽宁地区温室栽培3月下旬开始采摘。丰产性好,盛果期每亩可达1000公斤以上。抗逆性和生长势极强,是温室栽培优选品种。

栽培要点:

1、该品种生长势强、生长量大,产量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00株/亩。

2、丰产期需通过重度修剪严格控制产量,保证果品质量。

3、对营养需求高,生长旺盛期易出现脱肥现象,需进行生长过程的营养状况的监控,及时追肥。

适种地区:

我国北部黑龙江至山东地区温室栽培优选品种。我国中北部地区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等地区露地栽培可推广品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简称M9),果实粒大,单果重2.9克~3.2克,鲜食果含糖量14-15%。鲜食口感好。适合城市边缘郊区采摘园采摘用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蓝莓品种伯克利作为父本,蓝莓品种M7作为母本;分别取M7的茎段组织、伯克利的叶芽组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再分化诱导形成植株;选择生长状况好的植株进行培养等待扦插;在培养基上将植株进行扦插,3-6个月后即得适应鲜食的蓝莓新品种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成分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30份珍珠岩;30份活苔藓;10份草滩土,加水调整至含水量为75%-85%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迪辉农业生态园,未经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迪辉农业生态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