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空气电池低温启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4297.1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权;燕召;王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电池 低温 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空气电池低温启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正极反应物不储存在电池内部,锌空气电池拥有高的质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在所有商业化的一次电池中,锌空气电池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63(2006)591–597),同时,由于金属锌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锌空气电池在便携式移动电源、大型固定电站等方面均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在低温下,锌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急剧下降,限制了锌空气电池在野外极寒天气下的使用。对于在50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的锌空气电池而言,在常温下,其可以瞬间达到输出电压大于等于0.8V的常规放电要求;而在-20℃时,相同单体电池放电时,在此放电要求(输出电流密度达到50mA·cm-2且输出电压大于等于0.8V)下,电池仅能维持数秒,随即便无法正常对外供电;而在-30℃环境下,相同单体电池放电时无法达到输出电流密度达到50mA·cm-2且输出电压大于等于0.8V的放电要求,因此无法正常对外供电。
为提高低温天气下锌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可利用一部分自身能量使电池或电池系统温度升高,使得电池或电池系统能够正常对外供电。ZL93232961.6和201210352888.6等提出在电池外部加装电热器,电池给加热器供电产生热量并加热电池的方法,但此方法增加了电池结构复杂性,同时由于加热器位于电池外部,存在散热等使得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US8071240-B2提出电池外部加装反应物储存腔,当反应物与空气或水接触反应时放热,从而加热电池的方法。但此方法增加了单体电池结构的复杂性,且由于电池系统的紧凑型,此方法无法在电池系统安装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电池在系统内部自短路,并利用短路反应放出的热量对锌空电池加热,同时结合锌空气电池使用高浓度KOH溶液作为电解液的特点,提出通过现场配置高浓度KOH电解液的方法得到热的电解液并加热电池。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锌空气电池低温启动方法,采用短路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或上述两种方法结合的方法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进行加热,从而使锌空气电池可以在低温条件下正常启动。
所述短路加热法为将锌空气电池正负极相连以实现其内部短路,利用短路反应放出的热量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加热。
所述化学加热法为在低温环境中现场配置高浓度KOH电解液,利用KOH固体溶解放出的热量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加热。
锌空气电池所述低温环境为-30℃-0℃的环境。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简便、易于实施、不增加电池结构的复杂性、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
电压曲线。
图2实施例1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3实施例2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4实施例3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5实施例4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6实施例5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7实施例6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8实施例7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9实施例8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10实施例9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图11实施例11所述单电池在50mA·cm-2恒流放电时输出电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及实施例所采用的低温启动方法详见表1。
表1 对比例及实施例所采用的低温启动方法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