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甲醇并联产C2-C4醇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4375.8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4710280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刘勇;朱文良;刘红超;倪友明;刘中民;孟霜鹤;李利娜;刘世平;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31/04 分类号: C07C31/04;C07C29/154;C07C29/156;C07C29/149;C07C31/0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吴胜周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生产 甲醇 联产 c2 c4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催化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甲醇并联产低级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主要作为溶剂和制备甲醛、乙酸、二甲醚,以及MTG、MTO等过程的原料。近年来,国内外甲醇的生产能力在急速地增长。2000年至2008年世界甲醇产能年均增长约10%,其中,我国甲醇产能年均增长则高达23.5%。2011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2035万吨,随着MTO等技术的推广,预计今后甲醇产量还会增长。随着生物柴油和燃料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变,甲醇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之一。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燃料甲醇以及M85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对甲醇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工业甲醇合成工艺分为高压法和中低压法[Lee S Methanol synthesis technology[M].Boca Raton,Florida,USA:CRC Press,Inc.,1990;Ertl G.etc Handbook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M].Malden,MA,USA:John Wiley & Sons,Inc.,2008:2920-2949]。高压法由德国BASF公司于1923年实现工业化,该方法采用锌铬氧化物为催化剂,在30-35MPa,300-400℃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合成甲醇。随着原料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脱硫技术的进步,以英国ICl公司和德国Lurgi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相继开发了中低压甲醇合成工艺。中低压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200-290℃)和较低的压力(5MPa)下实现甲醇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合成,所用的催化剂为铜系催化剂(CuO/ZnO/Al2O3,CuO/ZnO/Cr2O3,CuO/ZnO/MnO)。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新建和扩建的甲醇合成装置几乎都采用了中低压合成工艺。

我国甲醇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国外技术采用高压法合成甲醇,到60年代末期开始自主研发中低压甲醇催化剂,最早开发了C207催化剂用于联醇工艺。80年代开发的C301和C302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国内甲醇合成装置。

低碳醇(也称C2+OH),一般指碳数为2-6的脂肪醇,除用作液体燃料外,还可作为汽油添加剂以增加辛烷值,同时还是化工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李德宝等,化学进展,2004(16)584-592;葛庆杰等,化工进展,2009(28)917-921]。目前对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的体系主要有改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Cu-Co基以及MoS2基催化剂等[Forzatti P etc.Catal.Rev.1991(33)109-168;Mahdavi V etc.Appl.Catal.A2005(281)259-265]。

由于目前国内甲醇市场产能过剩,如果可以在合成甲醇的同时联产一部分其他低碳醇,则可以提高产品多样性和经济性,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甲醇、低碳醇比例,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装置操作机动性,对开发新型煤化工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低碳酯与合成气共进料条件下合成甲醇并联产其他低碳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低碳酯与合成气共进料作为反应原料来合成甲醇并联产其他低碳醇(C2-C4醇)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甲醇并联产C2-C4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低碳酯和合成气的原料气,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在反应温度150~350℃、反应压力0.1~20.0MPa、反应体积空速为100~40000mlg-1h-1、低碳酯质量空速为0.01~3.0h-1的条件下生产多级醇;所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铜以及任选的锌和/或铝。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低碳酯为总碳数不高于8(即碳数8以下)的脂肪族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级醇为乙醇、丙醇和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甲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铜以CuO计占所述催化剂总重量的50.0-100.0wt%;锌以ZnO计占所述催化剂总重量的0-35.0wt%;铝以Al2O3计占所述催化剂总重量的0-10.0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