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45MPa级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5506.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娇;王建景;李灿明;高立福;王海军;卢波;李新东;吴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C7/064;C21C7/06;C21C7/10;C21D1/28;C21D8/0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45 mpa 高层 建筑结构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特种钢及其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结构钢板,尤其指屈服强度≥345MPa,厚度>80mm的低屈强比高层建筑用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使得高层建筑用结构钢板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特厚钢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受力复杂,要求采用的钢板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较低的屈强比,较窄的屈服强度波动范围、优良的焊接性能和抗层状撕裂性能等特点。
目前,国内建筑结构用钢已广泛应用。专利号为200810104298.5的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了一种高层建筑用钢板,该钢材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2~0.17%,Si:0.30~0.45%,Mn:1.35~1.55%,P≤0.022%,S:≤0.010%,Alt:0.020~0.050%,V:0.030~0.10%。该钢材屈服强度大于345~465MPa,抗拉强度490~610MPa,0℃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34J,屈强比小于0.80,但钢板最大厚度仅到60mm。
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41507.5的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了一种低成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组成为:C0.14~0.17%,Si0.20~0.50%,Mn1.30~1.50%,P≤0.012%,S:≤0.005%,Alt0.020~0.060%,不添加Nb、V、Ti、Ni、Cr、Mo等贵金属元素,完全通过C-Si-Mn-Al化学成分达到Q345GJ强度等级要求,成本低。但生产的厚度规格仅为20~90mm热轧态钢板,且热轧态钢板较正火态性能波动大,特别是厚规格钢板组织均匀性方面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45MPa级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板厚度>80mm。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45MPa级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该钢板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构成:C:0.15~0.20%、Si:0.20~0.50%、Mn:1.35~1.60%、P≤0.015%、S:≤0.005%、Als:0.015~0.055%、Nb:0.035~0.060%、Ti:0.01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上述345MPa级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构成:C:0.15~0.19%、Si:0.30~0.50%、Mn:1.40~1.55%、P≤0.015%、S:≤0.005%、Als:0.015~0.040%、Nb:0.040~0.055%、Ti:0.01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345MPa级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的碳当量≤0.42%,屈服强度为350~455MPa,抗拉强度为530~600MPa,延伸率为25~40%,屈强比小于0.80,-20℃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90J,Z向断面收缩率≥53%;钢板厚度>80mm。
以下详述本发明中化学成分的设计原理:
本发明C含量在0.15~0.20%,碳是钢中主要强化元素,C的固溶强化效果很强,但对抗拉强度的提升比屈服强度要大很多。高建钢对屈强比有严格的规定,要获得较低的屈强比,因此C含量不能高。通过大量试验,在保证屈强比、碳当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确定C含量控制在0.15%~0.20%范围内。
本发明中Si含量在0.20~0.50%,Si是钢中的脱氧剂,可起到固溶强化作用,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和较小程度提高屈服强度,改善材料的屈强比,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钢的韧性、塑性。通过大量试验,确定Si含量控制在0.20%~0.50%之间。
本发明中Mn含量选择在1.35~1.60%。Mn对提高钢的强度,降低钢材脆性转变温度,改善冲击韧性起着重要的作用。Mn含量偏低,强度不够,过高则影响钢板的冷冲压和焊接性能。通过大量试验,确定将Mn含量控制在1.35~1.60%。
本发明中P含量≤0.015%,P提高钢的强度,P含量高则降低钢的塑性,对焊接性能不利,并增加焊裂的敏感性。因此应尽量降低P含量。
本发明中S含量≤0.005%。S在高层建筑结构用钢中是有害的元素,S容易和Mn反应生成硫化物夹杂而存在钢中,沿着钢板的轧制方向延伸,形成严重的带状,降低钢的塑性、冷成型性和冲击韧性。因此应尽量降低S含 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5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检测的摄影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料风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