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5599.0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239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平板玻璃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层平板玻璃的二次成型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夹层平板玻璃热弯工艺中,将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夹层平板玻璃放在与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的中空的成型环上,经过定位夹层平板玻璃后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玻璃,使其软化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玻璃的边缘的变形后与模框接触,其弯曲程度受限于模框的弯曲程度,玻璃的中间部分的球面偏差也与模框的弯曲程度也由模框和加热条件所控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环形框架弯曲度大的地方,如夹层平板玻璃角部容易产生粘伤状的破损,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尤其是在生产弯曲程度较大的产品时,在热弯时需要在角部对夹层平板玻璃额外施加压力,就更容易产生角部粘伤状的破损,成品率更低。所谓粘状伤的破损,是指夹层玻璃的两片由于成型时粘连在一起,在后续工艺中分开时产生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品率较高且特别适合于生产弯曲度较大的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由两条相对设置的长边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短边共同围合形成的成型环;抛磨每条所述短边的上表面,使每条所述短边的上表面上邻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具有朝向所述成型环内侧的内边缘和朝向所述成型环外侧的外边缘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内边缘的水平高度低于外边缘的水平高度;
S2:将所述夹层平板玻璃承托在所述长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短边的上表面上,并对所述夹层平板玻璃进行加热,使所述夹层平板玻璃在高温下软化后,在自重的作用下变形,从而将所述夹层平板玻璃的外形改变为预定的形状;
S3:成型所述夹层平板玻璃后,对所述夹层平板玻璃进行退火处理。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在所述步骤S1之前,根据所述夹层平板玻璃的形状和大小对应调整所述成型环的大小和形状,使所述夹层平板玻璃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成型环的所述外边缘向外扩展1mm~3m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a:在所述步骤S1之后,将所述夹层平板玻璃平放在所述成型环上并进行定位,使所述夹层平板玻璃的边缘相对于所述外边缘向外均匀扩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层平板玻璃边缘区域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夹层平板玻璃中心区域的加热功率。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外边缘的水平高度比所述内边缘的水平高度低0.3mm~0.7m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2中,加热时先将温度升至100℃,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650℃,再保温80s。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退火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夹层平板玻璃在风冷设备中于80min内缓慢冷却至90℃后,再将夹层平板玻璃自然冷却至常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对夹层平板玻璃进行热弯成型时,角部粘伤状的破损的产生率大大降低,成品率明显提高,特别适合生产弯曲程度大的夹层平板玻璃热弯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热弯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C向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1中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层平板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热弯模具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D向的侧视图。
图6为沿图4中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夹层平板玻璃热弯产品,尤其是生产弯曲程度较大的夹层平板玻璃热弯产品时,常产生角部粘伤状的破损的缺陷,导致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在所成型工序前抛磨成型环的短边两端,使短边两端的上表面为一倾斜面;另外,还进一步使夹层平板玻璃的边缘相对于外边缘超出1mm~3mm,使夹层平板玻璃边缘区域的加热功率大于夹层平板玻璃中心区域的加热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层平板玻璃常产生角部粘伤状的破损,尤其对于弯曲程度较大的夹层平板玻璃热弯产品更是容易产生角部粘伤状的破损的问题。
首先,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作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5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钒纳米棒膜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生物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