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6254.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丽;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种植 茶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棚栽培茶叶,是早春名茶提前上市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提早上市的大棚茶虽然品质不如露天春茶,但迎合了消费者尝新、尝早的心理,销路好,效益高。传统大棚茶园的覆盖材料一般为耐老化、无滴防尘和保温功能的农用膜,能够使茶叶提前开采的原理是,阳光照射后棚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升高了棚内的有效积温,从而使茶树提早萌发。但是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和天气条件的反常,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大棚茶园的采光和升温,造成棚内外温差缩小。以江苏丘陵地区大棚茶园为例,最近3年,大棚茶园较露天茶上市只能提早一周左右。此外由于大棚茶的品质较露天茶差,其市场青睐度收到打击,大棚茶园的优势正在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大棚设计建设:茶园坡度不超过13度,长度70-75米,宽度7-9米,高度3米,以钢管材料搭建,主体结构搭建完毕,铺设透明的塑料膜;
(2)土壤改良与培肥:8月份深翻茶园,将表土中大的土块敲开使之细散,再回填到穴中,直至填满大穴的三分之二高度位置处,9-10月份投入有机肥200kg/亩、复合肥30kg/亩来改良土壤;然后挖大穴:挖长、宽、深都为70厘米的大穴,将挖出的表层土和心土分置于大穴两侧;施放基肥:回填表土5-10天后,每穴均匀撒入以鸡粪为主的有机肥鸡粪肥;填满大穴:将肥料翻挖30厘米使其与30厘米内的土壤混合均匀,再将树穴周边的心土回填至大穴中;
(3)栽植:填满大穴工序完成后30天后,在降雨前数日或阴雨天气时进行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植树穴内使苗木嫁接口低于龟背面2厘米,再回填土压实至嫁接口上部1厘米处,使嫁接口不外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转光膜覆盖茶园,可比露天茶园提前10天以上开采,以每亩生产5公斤名优绿茶计算,提前上市期间,同时由于光质的改变,在提早春茶上市的同时,提高其内在品质,改变了大棚茶原来“赶早、不好喝”的形象,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大棚种植茶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大棚设计建设:茶园坡度不超过13度,长度70-75米,宽度7-9米,高度3米,以钢管材料搭建,主体结构搭建完毕,铺设透明的塑料膜;
(2)土壤改良与培肥:8月份深翻茶园,将表土中大的土块敲开使之细散,再回填到穴中,直至填满大穴的三分之二高度位置处,9-10月份投入有机肥200kg/亩、复合肥30kg/亩来改良土壤;然后挖大穴:挖长、宽、深都为70厘米的大穴,将挖出的表层土和心土分置于大穴两侧;施放基肥:回填表土5-10天后,每穴均匀撒入以鸡粪为主的有机肥鸡粪肥;填满大穴:将肥料翻挖30厘米使其与30厘米内的土壤混合均匀,再将树穴周边的心土回填至大穴中;
(3)栽植:填满大穴工序完成后30天后,在降雨前数日或阴雨天气时进行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植树穴内使苗木嫁接口低于龟背面2厘米,再回填土压实至嫁接口上部1厘米处,使嫁接口不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6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容用小功率射频电源
- 下一篇:径向式磁性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