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诱导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7190.2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667014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杨亮月;任顾群;杨欣蕾;刘如意;唐云;易梦溪;冯薇;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 杨亮月;冯薇
主分类号: C12M1/00 分类号: C12M1/00;C12N15/01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地址: 410016 湖南省长沙***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化 诱变 繁衍 诱导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氧乙烷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芳香醚味,沸点为10.8℃,密度为1.52;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其最低燃烧浓度为3%。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属灭菌剂。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因素很多,只有严格控制有关因素,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由于环氧乙烷的易燃、易爆和致癌性,目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控制还比较困难,尤其是环氧乙烷废气的无害化处理是当前的难题。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所采用的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其废气基本上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被排放到空气当中,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隐患和安全压力,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诱导方法,通过在含有环氧乙烷废气的水环境中,对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的微生物诱导驯化,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环氧乙烷废气进行降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槽体,槽体中设有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链排,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固定连接在链排上,链排上还固定有刮板,通过驱动主动轮使链排循环滚动;

所述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包括基座,基座上连接有网罩,接种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放置在网罩内,基座上还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通孔,螺钉穿过网罩、培养基与通孔连接,将网罩、培养基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上还开设有通气孔、透光口,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控制阀。

所述的出口外还设有收集箱。

所述的螺钉与网罩之间设有平垫片;基座通过胶体与链排固定连接。

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的培养基的组份包括:

2~5%的麦芽糖、2.5~10%的葡萄糖、15~20%的琼脂、1~1.5%的磷酸氢二钾、5~10%的胰蛋白胨、5~8%的酵母提取物、10~15%的牛肉膏、15~25%的可溶性淀粉,蒸馏水补足至100%。

所述的培养基上接种的微生物菌群包括以下种属的微生物菌群:

解环菌种属(Cycloclast)、弧菌属(Virbria)、单胞菌属(Dseudomonas)、光合细菌(Photosynthesisbacteria)、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或Nitros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乳酸菌(lactobacillus)、枯草杆菌(subtilis)、放线菌(Actinomycete)、酵母菌(microzyme)、醋杆菌属(Acet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气肠杆菌(Enterobcteraerogenes)、经孢酵母菌(Frichospomn Cutatmum)、假单孢菌(pseudomona sp)。

所述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通入含有环氧乙烷的水,其中环氧乙烷的质量浓度为2~5%、水温25~35℃、流速0.075~0.175M/min。

同时,提供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包括基座,基座上连接有网罩,接种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放置在网罩内,基座上还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通孔,螺钉穿过网罩、培养基与通孔连接,将网罩、培养基固定在基座上。

同时,还提供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的活化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向诱变菌群繁衍槽中通入含有环氧乙烷的水,其中环氧乙烷的质量浓度为2~5%、水温25~35℃、流速0.075~0.175M/min,并控制水的pH为6.5~7.5;

2)通气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菌群,并将培养基放入到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然后将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放入到诱变菌群繁衍槽中诱导培养;

3)连续培养后,收集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的菌体,并种到培养基后放入到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在诱变菌群繁衍槽中继续培养;同时收集水流中的包含菌体的沉降物,将沉降物中的菌体分离后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放入到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在诱变菌群繁衍槽中继续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亮月;冯薇,未经杨亮月;冯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