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7441.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栖热菌 活性 填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斜面培养:培养制备栖热菌斜面菌种
(2)菌悬液的制备:将制备的栖热菌斜面按5-20%接种量逐级扩大发酵培养至发酵罐,培养温度60℃,培养时间48h,通风量5-200L/min,溶解氧30%,罐压0.03-0.10Mpa,发酵液置于冷冻离心机中于4℃,2000-8000rpm,离心浓缩5-2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分别用无菌营养液稀释,获得菌体浓度为0.4-0.8g/L栖热菌菌悬液;
(3)微生物活性填料的制备:
(a)将步骤(2)制备的微生物菌悬液喷淋到多孔材料的表面;
(b)将带有栖热菌菌细胞的耐腐蚀耐高温多孔材料块放入旋转混合器中旋转混合;
(c)再次向耐腐蚀耐高温多孔材料表面喷淋微生物菌悬液,获得微生物活性填料,4℃保存备用;
所述栖热菌为水管致黑栖热菌(Thermus Scotoductus)ZDL1,保藏编号CGMCC No.74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栖热菌斜面培养基组成为:牛肉粉3.0-5.0g,Na2S2O3·5H2O5.0g,KH2PO42.0g,KNO32.0g,NH4Cl0.5g,MgCl2·6H2O0.5g,FeSO4·4H2O0.01g,NaHCO31.0g,水1000ml,琼脂15g,pH值6.0-7.5,121℃灭菌3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栖热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牛肉粉3.0-5.0g,Na2S2O3·5H2O5.0g,KH2PO42.0g,KNO32.0g,NH4Cl0.5g,MgCl2·6H2O0.5g,FeSO4·4H2O0.01g,NaHCO31.0g,水1000ml,pH值6.0-7.5,121℃灭菌3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营养液的组成为:牛肉粉3.0-5.0g,KH2PO42.0g,KNO32.0g,NH4Cl0.5g,MgCl2·6H2O0.5g,FeCl2·7H2O0.01g,NaHCO31.0g,水1000ml,pH值6.0-7.5,121℃灭菌3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材料为陶粒、颗粒活性炭、火山岩、海绵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密度为0.7-1.0kg/m3,孔隙率为50-96%,粒径为5-5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栖热菌的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致黑栖热菌ZDL1菌悬液与多孔材料的质量比为50-30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母线槽
- 下一篇:一种手扶式八行宽窄行距机动水稻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