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7629.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史亮;李得天;秦晓刚;陈益峰;汤道坦;杨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52 | 分类号: | B64G1/52;H05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73001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器 结构 电位 主动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与空间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会造成结构电位漂移,对地电位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测量和测控设备将受到影响。通过主动向空间发射电子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航天器结构电位,保证其在航天器设计要求范围内。
航天器结构电位的控制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发射电流Ibeam足够大,能够使航天器结构电位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
(2)功耗小,不影响航天器正常工作;
(3)寿命长,能够满足航天器在轨持续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连续点火上千次的需求。
现有的控制系统不能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平均功耗小,寿命长,工作稳定性高的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系统,包括:
结构电位监测探头,用于获取航天器结构电位,并实时传回地面,所述结构电位监测探头安装在航天器结构表面,并与航天器结构地连接;
空心阴极,用于发射电子束流,所述空心阴极通过气路与贮供单元连接,所述空心阴极通过电路与电源单元连接;
电源单元,用于将航天器一次母线供电转换成空心阴极运行所需的电压,然后分别供给空心阴极、控制单元和贮供单元;
贮供单元,用于提供空心阴极工作所需的工质供应,所述贮供单元通过电源线路与电源单元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采集电位监测信号,协调贮供单元及电源单元工作,提供空心阴极工作所需的供电及供气条件,从而完成航天器结构电位控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路分别与结构电位监测探头、电源单元和贮供单元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结构电位监测探头获取航天器结构电位,并将电位监测结果实时传回地面;
(2)根据任务需求和电位监测结果判断是否开启电位控制系统,如需开启,则上传开机指令;
(3)接收到开机指令后,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单元中的加热电源供电,给空心阴极预热;
(4)然后,控制单元控制贮供单元供气,同时控制电源单元中点火单元和阳极电源供电,空心阴极发射电子;
(5)最后,控制单元对航天器结构电位测量结果进行判断,如小于预设值则停止工作,如大于预设值,则执行步骤(4)。
本发明采用空心阴极外加阳极发射电子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可以快速降低航天器结构电位;
②可以将航天器结构电位保持在0~-5V;
③平均功耗小,寿命长,工作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电位监测探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心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贮供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结构电位监测探头,10-电位传感头,11-信号调理模块;
2-空心阴极,20-充气室,21-热子,22-阴极,23-喷嘴,24-阳极,25-电离室;
3-电源单元,30-滤波电路,31-阳极电源,32-点火电源,33-加热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模块的包装结构
- 下一篇:无人机慢速平衡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