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数据三维模型自动构建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8536.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运;胡金星;李晓明;任鹏;李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马翠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线 数据 三维 模型 自动 构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地下管线数据三维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和三维建筑物模型数据建立三维虚拟地理环境;
步骤二: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清洗和组织,确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的结构关系,建立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
步骤三:建立地下管线的三维元模型;
步骤四:根据地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的结构关系在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利用所述三维元模型自动构建三维地下管线模型;
步骤五:根据所述三维地下管线模型,构建基于多细节层次的海量地下管线模型绘制机制;
步骤六:将所述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加载到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首先,由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模块(10)根据处理好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参考行业标准,通过统一空间编码方法使地形几何与纹理数据按照编码一一对应;然后再根据三维建筑物模型数据的位置添加建筑物模型数据,对数据进行多细节层次划分,使之能够适应场景数据自动调度;最后针对数据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架构,建立模型数据服务器,建立三维虚拟地理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所述管线数据组织模块(20)利用获取到的管线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错误数据、残缺数据,得到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的结构关系;然后,管线数据组织模块(20)再建立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将清洗后的数据填充到所述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中,通过节点数据表中每个节点的位置标识码和/或其父节点存储管线节点之间连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编写程序函数,用开放的图形程序接口绘制球体模型,函数参数设置为球体半径和球心坐标;用开放的图形程序接口绘制圆柱体模型,函数参数设置为圆柱中心点坐标、圆柱半径和圆柱上底到下底之间的距离;用开放的图形程序接口绘制胶囊体模型,函数参数设置为胶囊体的中心点坐标、胶囊体的高度和胶囊体的半径;对于一根管线三维元模型,根据管线两个节点位置计算管线长度,生成原始位置管线的三维元模型;根据管线两个节点位置计算平移矩阵和旋转矩阵,对原始位置的管线三维元模型进行旋转和平移变换,得到正确位置的地下管线三维元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首先,管线模型多细节层次绘制模块(50)经过读取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然后根据地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在所述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所处的位置,绘制不同精度的模型;当模型精度为0,所述三维元模型和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均不进行绘制;当精度大于0小于精度最大值时,所述三维元模型根据精度值动态绘制,三维地下管线模型自动构建。
6.一种地下管线数据三维模型自动构建系统,包括
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模块(10),用于根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和三维建筑物模型数据建立三维虚拟地理环境;
管线数据组织模块(20),用于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清洗和组织,确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的结构关系,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
元模型建模模块(30),用于建立地下管线节点、接头的三维元模型;
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建模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地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的结构关系在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利用所述三维元模型自动构建三维地下管线模型;
管线模型多细节层次绘制模块(50),用于构建基于多细节层次的海量地下管线模型绘制机制;首先读取地下管线模型数据库数据,然后根据地下管线节点和/或管线树在所述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所处的位置,绘制不同精度的模型;当模型精度为0,所述三维元模型和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均不进行绘制;当精度大于0小于精度最大值时,所述三维元模型根据精度值动态绘制,三维地下管线模型自动构建;
地下管线模型管理分析模块(60),用于加载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到三维虚拟地理环境中,进行可视化和查询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总线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建模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