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8690.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治国;代显军;王晨;袁喜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分流 混合 动力 系统 模式 切换 硬件 仿真 试验台 | ||
1.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2、3)、整车控制器(4)、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和实车执行机构系统组,所述的PC机(2、3)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和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所述的实车执行机构系统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和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所述的整车控制器通过CAN线与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连接;
所述的PC机建立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各零部件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保存到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中,同时PC机建立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的整车控制策略模型,保存到整车控制器(4)中,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实时采集实车执行机构系统的信号作为各零部件动态仿真模型的输入,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整车控制器(4),整车控制器(4)根据实车执行机构系统及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传输来的信号判断整车运行状态,当车辆进行模式切换过程时,硬件在环仿真试验暂停,整车控制器(4)利用动态转矩协调控制算法计算出实车执行机构系统对应的转矩曲线,并根据转矩曲线控制实车执行机构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恢复,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接收到实车执行机构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模型仿真运行,完成模式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车执行机构系统组包括湿式制动器系统(1)、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5)、动力蓄电池(12)、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7)、电动机(10)、电动机控制器(11)、电动机转矩转速传感器(9)、发电机(14)、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转矩转速传感器(15)、负载电机(8)、负载电机控制系统(17)、加载电机(16)和加载电机控制系统(18),所述的湿式制动器系统(1)、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5)均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4)和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所述的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7)、电动机控制器(11)、发电机控制器(13)均通过CAN线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4)和AutoBox实时仿真系统(6),所述的电动机控制器(11)、电动机(10)、电动机转矩转速传感器(9)、负载电机(8)和负载电机控制系统(17)依次连接,所述的电动机转矩转速传感器(9)与电动机控制器(11)连接,所述的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发电机转矩转速传感器(15)、加载电机(16)和加载电机控制系统(18)依次连接,所述的发电机转矩转速传感器(15)与发电机控制器(13)连接,所述的动力蓄电池(12)与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零部件动态仿真模型包括:
驾驶员模型,用于仿真驾驶员控制车辆按照设定工况运行时的驾驶信息,反馈驾驶员转矩需求信号;
发动机模型,用于接收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5)发送的节气门开度指令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转矩输出,反馈发动机的转速信号;
变速箱模型,用于仿真实车变速箱内部齿轮之间的连接关系,并输出相应的转速、转矩信号;
湿式制动器模型,用于接收湿式制动器系统(1)的油压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制动器传递的转矩输出,反馈湿式制动器开闭信号;
蓄电池模型,用于仿真实车蓄电池的状态信息;
发电机模型,用于接收发电机控制器(13)的反馈的实际转矩信号并输出,反馈发电机的转速信号;
电动机模型,用于接收电动机控制器(11)的反馈的实际转矩信号并输出,反馈电动机转速信号;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用于仿真车辆纵向运动时的车速信息,并实时反馈给整车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车控制策略包括稳态转矩分配策略和模式切换瞬态转矩分配策略,其中,稳态转矩分配策略根据驾驶员转矩需求并以控制混合动力系统效率最优且发动机工作效率点大于设定值为目标进行制定,模式切换瞬态转矩分配策略根据驾驶员转矩需求并以控制切换过程整车冲击度最优、制动器滑摩功最优、切换时间最优为目标进行制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6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