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方百合组培苗壮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0843.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昀;夏宜平;郭佳;马怡迪;张佳平;杜方;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诚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方 百合 组培苗 壮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东方百合组培苗壮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Lilium spp.)被誉为“球根花卉之王”,是世界五大鲜切花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百合消费量亦逐年升高。我国虽是主要的野生百合自然分布中心,但观赏用百合商品化栽培起步晚,育种和繁殖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切花百合尤其是主流品种东方系百合‘索邦’(L.oriental hybrids‘Sorbonne’)商品品种长期依赖进口(以荷兰为主),而种球的进口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极高比例。因而,东方百合种球国产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的重要途径。
解决种球国产化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建立完善的新鳞茎培养体系。但目前百合种球工厂化生产中常遇到百合的组培苗生长势弱、根叶细长柔软、鳞茎发育慢、移栽过程中成活率低、容易重新感染病毒等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则是组培苗移栽时试管球不达标准。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内天然产生的物质,它们是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的部位发挥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例如吲哚乙酸(IAA),它的合成部位是在植物的幼嫩部分,如茎尖、叶原基、嫩叶和未成熟的种子,合成后再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部位。迄今为止,已确认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类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类如GA3、细胞分裂素类如玉米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五大类。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简称BR)又称芸苔素内酯或芸苔素,它是一种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以甾醇为基本结构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统称为油菜甾体类化合物。其中,以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活性最强,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一些植物生理学家也将之称为“第六大植物生长激素”。该激素具有高效、广谱、无毒的特点:其作用机理独特,生理效应特强,生物活性极高,但用量极微,是五大激素的千分之一。植物吸收后,能调节其生理机能,激发酶的活性,协调植物体内多种内源激素的相对水平;改变组织细胞化学成份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根系生长,增强吸水吸肥能力。其功效主要表现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增强抗性。油菜素内酯适用范围广,粮、棉、油、蔬菜等常见作物和茶、桑、果树、树木等木本植物均可施用,增产幅度大,产品质量好,无毒无副作用。
百合种球国产化难题涉及新品种选育、种球脱毒、种球培育和采后处理四个关键技术。此外,组培工厂化生产、鳞片扦插扩增、商品球培育等均涉及鳞茎发育膨大技术问题。
就百合组培工厂化生产而言,如何通过优化组织培养条件,培养膨大的试管鳞茎,从而促进壮苗、改善组培苗质量、缩短组培苗在大田生长周期、提高移栽成活率,且有利于种球的贮藏、运输和种质保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方百合组培苗壮苗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组培苗鳞茎的膨大和增重,改善了鳞茎的质量,有利于获得健壮的组培苗。
一种东方百合组培苗壮苗的方法,包括:
(1)取东方百合的无菌苗,切割获得鳞茎,从鳞茎上剥取鳞片,将所述鳞片置于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
(2)诱导出芽后,将芽接至生根壮球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获得组培苗;
其中,所述生根壮球培养基的组成为:MS粉,4~5g/L;蔗糖,60~70g/L;琼脂,6~8g/L;油菜素内酯,5×10-5~5×10-3mmol/L。
鳞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及其在大田的生长周期,本发明对生根壮球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在生根壮球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可促使组培苗的鳞茎膨大,重量增加,提高了鳞茎的质量,从而有助于获得健壮的组培苗。优选的,生根壮球培养基中,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5×10-5~5×10-4mmol/L,更优选的,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5×10-4mmol/L。
步骤(1)中,将东方百合无菌苗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行基础的增殖培养,另一部分作为生产组培苗的原材料,取其鳞片进行芽诱导培养。这样,在已有的东方百合无菌苗的基础上,无菌苗一方面作为生产组培苗的原材料,另一方面还不断进行基础增殖培养,扩繁大量的东方百合无菌苗,保证了充足的原材料来生产组培苗,从而形成可循环的程序化操作步骤,缩短生产周期,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且所获组培苗均一化程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诚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诚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