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水混合膜超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000.1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兵;肖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超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水混合膜超滤装置。
背景技术
超滤(UF)装置是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料液中含有的溶剂及各种小的溶质从高压料液侧透过滤膜到达低压侧,从而得到透过液或称为超滤液;其超滤膜微孔可达0.01微米(十万分之一毫米)以下,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力作用下,而尺寸比膜孔径大的溶质分子被膜截留成浓缩液。
随着国家出台严格的环保标准,超滤膜分离技术更多的应用到污废水深度处理等领域。但常规超滤膜在污废水处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膜污染在所难免,通常采用清洗恢复通量,这种过滤属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其缺点为:1、膜采用固定式,易污染堵塞,需要频繁的进行反冲洗,导致膜清洗频率高,使用寿命短,设备维护费用高。2、一般情况下超滤膜对COD,BOD 的去除效率低,处理后的水质指标易达不到要求,需要增加相应的其他处理设备,提高了成本。另外,常规的超滤膜采用浸没内置式结构,其存在中空纤维MBR 清洗麻烦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且清洗方便的过滤装置势在必行。
经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未发现与本发明中采用单端约束并同时利用曝气方式进行在线清洗的超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且能够实现在线清洗的气水混合膜超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水混合膜超滤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胶层和超滤膜束,具体为:一壳体,该壳体由筒体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封头组成;上封头的顶端和侧壁分别具有一个过滤水出口和一个气水混合出口;下封头的底端和侧壁分别具有一个污水进口和曝气口;一用于固定超滤膜束的胶层,该胶层位于上封头的过滤水出口与气混合出口之间,并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不导通的上腔和下腔;上述过滤水出口与上腔连通,气水混合出口、污水进口和曝气口与下腔连通;一内置于壳体内的超滤膜束,该超滤膜束由若干管状超滤膜均匀分布构成;管状超滤膜的上端由胶层固定在壳体内,超滤膜的上端管口与上腔连通,超滤膜的下端管口堵孔。
优选的,所述胶层由上层硬胶层和下层软胶层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作时,采用外压过滤,污水在壳体内通过超滤膜束的过滤后进入超滤膜束的各超滤膜内,并从顶部的过滤水出口排出,同时浓度较高的污水从气水混合出口排出。在过滤的同时,从曝气口进行曝气,其能够使气体与污水处于高频率、充分的接触氧化状态,气水完全均匀混合,超滤膜在水流和气流的双重作用下摆动,高错流运行使污染性物质附着在膜丝上堵孔的概率大大降低,减少了污染物对膜丝的附着作用。
污水中的COD是一个耗氧量总值,它涵盖了可以透过膜孔和不能透过膜孔的物质;含有可以曝气降解和不可曝气降解的物质。本发明中采用双重过滤的方式增加COD的去除率:以膜孔过滤的方式去除较大形态存在形式的COD载体物质;以曝气的方式通过氧化便可去除的COD物质,其对于COD的去除率在50%-8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水混合膜超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胶层和超滤膜束,具体为:
一防腐工程塑料制成的壳体,该壳体由筒体1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封头2、下封头3组成;上封头2的顶端和侧壁分别具有一个过滤水出口a和一个气水混合出口b;下封头3的底端和侧壁分别具有一个污水进口c和曝气口d。
一用于固定超滤膜束的胶层,该胶层浇铸在上封头2的过滤水出口a与气混合出口b之间,由上封头2内侧壁的环形支撑21支承,并将壳体分隔成不导通的上腔和下腔;上述过滤水出口a与上腔连通,气水混合出口b、污水进口c和曝气口d与下腔连通。本实施例中,胶层由上层硬胶层41和下层软胶层42组成。
一内置于壳体内的超滤膜束,该超滤膜束由若干管状超滤膜5均匀分布构成;管状超滤膜5的上端由胶层固定在壳体内,超滤膜5的上端管口与上腔连通,超滤膜5的下端管口堵孔。
使用时本发明的超滤装置需要针对具体的水质选择相应的参数。
[0017]上表中超滤膜为10万分子量(0.01um)改性PVC材质膜丝。
在处理不同的水质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北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