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微生物菌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559.4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民;李勇;鄯保玉;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晋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N1/14;C12R1/07;C12R1/38;C12R1/065;C12R1/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微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菌剂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是一种以有益微生物菌群替代化肥、农药和配合饲料中的防腐剂、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通用微生物菌剂。
背景技术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也叫益生菌、如金菌,它能使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个属80种有益微生物共生共荣。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但是对有机磷等农药的降解作用效果不明显。另外,在其组成中只有功能型菌群,没有平衡型菌群,不能有效促进乳酸菌等菌群的存活,对非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功能型菌群和平衡型菌群,有效促进乳酸菌等菌群的存活和降解有机磷等农药,且分为多种领域的微生物菌剂,在种植方面替代化肥和农药,在养殖方面取消配合饲料中的化学药物,种植方面可使用豆科固氮根瘤菌制成能浸染非豆科作物起固氮作用的使用效果明显的通用微生物菌剂。安装方便、减少安装难度并且减少使用成本的取暖风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用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尖孢廉刀菌、放线菌、解钾菌、解磷菌、双岐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并且激活,同时,上述各菌种活菌数不少于108/ml以上,杂菌率不高于3%。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通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为种植型微生物菌剂,种植型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尖孢廉刀菌、放线菌、解钾菌、解磷菌;
种植型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为:
1)、1000L无菌水加入10Kg白糖,充分搅拌;
2)、加入酵母菌、光合菌各4000ml;
3)、加入激活剂5mg;
4)、加入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尖孢廉刀菌、放线菌、解钾菌、解磷菌各3000ml;
5)、充分搅拌48小时,再静置24小时;
6)、检查活菌数不低于108/ml。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通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为养殖型微生物菌剂,养殖型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放线菌、解钾菌、解磷菌、双歧菌、乳酸菌;
养殖型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为:
1)、1000L无菌水加入10kg白糖,充分搅拌;
2)、加入酵母菌、光合菌、双歧菌、乳酸菌各4000ml;
3)、加入激活剂5mg;
4)、加入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尖孢廉刀菌、解钾菌、解磷菌各3000ml;
5)、充分搅拌48小时,再静置24小时;
6)、检查活菌数不低于108/ml。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通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为环保型微生物菌剂,环保型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菌、解钾菌、解磷菌、乳酸菌;
环保型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为:
1)、1000L无菌水加入10Kg白糖,充分搅拌;
2)、加入酵母菌、光合菌各4000ml;
3)、加入激活剂5mg;
4)、加入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解钾菌、解磷菌各3000ml;
5)、充分搅拌48小时,静置24小时;
6)、检查活菌数不低于108/ml。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通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为海水养殖型微生物菌剂,海水养殖型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尖孢廉刀菌、放线菌、解钾菌、解磷菌;
海洋养殖型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为:
1)、1000L无菌水加入10Kg白糖,充分搅拌;
2)、加入酵母菌4000ml;
3)、加入激活剂5mg;
4)、加入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复合固氮菌、尖孢廉刀菌、解钾菌、解磷菌各3000ml;
5)、加入光合菌1000ml;
6)、充分搅拌48小时,静置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晋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晋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性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久性阻燃海绵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