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索拉唑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2959.5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兰索拉唑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兰索拉唑化合物。
背景技术
兰索拉唑于1991年12月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的具有抗酸作用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它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去,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并用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兰索拉唑是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的升级换代产品,兰索拉唑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而且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使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以上,亲脂性也强于奥美拉唑,因此本品在酸性条件下可迅速地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药效,对HP的抑菌活性提高为奥美拉唑的四倍。
现有兰索拉唑的晶型很多,如CN1355798A中描述了无水晶型(I型)及1.5水晶型(II型)的制备方法。
US2009/0018339A1中描述了兰索拉唑A晶型的制备方法:将兰索拉唑(100g)溶于丙酮(1500mL)中,缓慢降温至0℃,冷却3h,过滤,在50℃下干燥2h,得到兰索拉唑A晶型。将兰索拉唑(35g)于55℃条件下溶于乙醇(300mL)中,将溶液冷却至0℃,用50mL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得到B晶型。
CN1355798A中描述的兰索拉唑无水晶型(I型)制备方法,先后经过四次重结晶,制备过程复杂,耗时;US2009/0018339A1中描述的兰索拉唑B晶型为亚稳态晶型,在一定条件下会经历固-固相转变,形成A晶型。
CN102180866A公开了兰索拉唑的两种新晶型,分别为M和N晶型。CN1681802A公开了兰索拉唑的三种固体晶型,分别为D、E和F型。
可见,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兰索拉唑的多种晶型。然而,由于兰索拉唑稳定性较差,并且在水中难溶,使其在制剂应用中存在困难,现有技术试图从晶体结构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如CN102558154A公开了一种溶解性能和市售兰索拉唑相当、但稳定性较好的兰索拉唑结晶化合物,该结晶化合物以2θ±0.2°衍射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在5.8°、7.5°、9.1°、11.8°、12.1°、12.8°、13.3°、15.6°、16.7°、18.3°、20.4°、25.7°、26.8°、和31.5°处显示出特征衍射峰。CN103254174A还公开了一种溶解性和稳定性均显著提高的兰索拉唑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所述的兰索拉唑化合物为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特征峰在2θ±0.2°为3.6、4.8、10.9、14.0、15.4、16.9、22.6、24.7、28.5、32.1、35.2、36.7、39.3显示。
然而,兰索拉唑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吸湿后会引起结块、流动性下降、潮解、晶型改变等理化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品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药效等内在品质,不利于制剂过程的操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湿性改善、性能更加优越的兰索拉唑化合物。
本发明人在对兰索拉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到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兰索拉唑新晶型,该晶型不仅具有较低的吸湿性,同时溶解性较好,并具有较好的药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就提供一种兰索拉唑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改善的吸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兰索拉唑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兰索拉唑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兰索拉唑化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法测定,以2θ±0.2°衍射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
物质在结晶时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分子内或分子键合方式发生改变,致使分子或原子在晶格空间排列不同,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兰索拉唑的多种晶型结构,但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的晶型并未改善兰索拉唑的吸湿性,吸湿后会引起结块、流动性下降、潮解、晶型改变等理化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品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药效等内在品质,不利于制剂过程的操作。
本发明人在对兰索拉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到了一种兰索拉唑新的晶型,通过吸湿性试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化合物具有显著改善的吸湿性。同时通过溶解性试验发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并意外地发现,本发明的兰索拉唑具有更缓和的血药浓度曲线,生物利用度得以显著提高。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所述的兰索拉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