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ABS合金用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4197.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雯霞;吴国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69/00;C08L55/02;C08G7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6432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abs 合金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C/ABS合金用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ABS合金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和聚丙烯精(ABS)合金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随着PC/ABS合金材料的研究不断进展,PC/ABS合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和办公室机械产品。为了满足一些应用领域中的防火安全要求,合金必须兼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常规阻燃剂主要有磷系、氮系、卤系及无机阻燃剂,添加此类阻燃剂可以达到阻燃效果。但是,磷系、氮系、卤系阻燃剂自身有一定毒性,在高热或燃烧过程中又将会产生含磷、氮、卤的有毒裂解物,造成对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镁,具有安全性高、抑烟、无毒、价廉等优点,其缺点是用量大(一般为50-60%),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室温缺口冲击强度、低温室温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电性能影响较大,并且燃烧时产生熔滴。硅系阻燃剂在阻燃剂家族中发展较晚,然而因其优异的阻燃性(低燃速、低释热、防滴落)、良好的加工性(高流动性)以及满意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对环境友好(低烟、低碳生成量)而备受人们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ABS合金用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PC/ABS合金用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以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在浓盐酸催化下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静置分液至物料析出,将析出的物料用甲苯、二甲苯或正丁醇溶解,并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最后加入甲基硅油混匀即得。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mol正硅酸乙酯、1.9-2.6mol六甲基二硅氧烷和4mol有机溶剂,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常温下加入浓度37%的盐酸30~50mL;
2)升温至60-80℃开始加入去离子水200-400mL,分2小时加完;去离子水加完后,升温至冷凝器中形成乙醇回流,维持回流反应2-5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静置分液,将下层物料转移至另一三口烧瓶中,加入800-2000mL甲苯充分溶解;
4)将步骤3)所得溶液水洗至中性,于120-160℃,减压条件下蒸馏脱除溶剂和低沸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与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即得。
前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前述方法中,步骤1)中采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浓盐酸,滴加时间为5-10分钟。
前述方法中,步骤2)中采用恒压漏斗匀速加入去离子水,前1小时加入总水量的1/3,后1小时加入余量的水。
前述方法中,步骤3)中采用梨形分液漏斗对步骤2)得到的产物进行静置分液,自然冷却至下层有物料析出。
前述方法中,步骤5)中所述的甲基硅油的分子量在150000-200000道尔顿,加入量为步骤4)中所得产物重量的30-70%。
将根据前述方法制备阻燃剂用于制备PC/ABS合金,所述阻燃剂在PC/ABS合金中的加入量为合金重量的5%。
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行。采用本发明制得的PC/ABS合金用阻燃剂,其分子量为9万-18万道尔顿,呈液态使用方便,按照塑料加工行业中常用的比例混入PC/ABS合金中,使塑料具有更好的加工流动性、脱膜性,加工产品的阻燃等级可达到V-1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PC/ABS合金用阻燃剂及其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