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具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4617.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华尔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轮具放置架,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墙纸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轮具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工具,由于轮具是圆柱体,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出现滚动现象,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且对于轮具的保护也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具放置架,能够将轮具集中存放,不仅节省了空间,保护了轮具,而且便于轮具的装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具放置架,包括圆柱状支柱,所述圆柱状支柱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凹槽,所述圆柱状支柱的侧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轮具的支架,所述支架可沿第二凹槽转动至第一凹槽。
前述的一种轮具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放置在第二凹槽中的一端为球体,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球体相配合的弧形凹槽。
前述的一种轮具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的侧面,所述支架分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的侧面,且所述每个支架可沿第二凹槽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相应的第一凹槽中。
前述的一种轮具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弧度为90°。
前述的一种轮具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的侧面。
前述的一种轮具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支柱通过转轴固定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圆柱状支柱的表面设置多个用于固定轮具的支架,当需要将轮具放置到支架上时,转动支架至第一凹槽处,沿其滑下,不仅能够同时放置多个轮具,节省了放置空间,而且保护了轮具,方便放置和拿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轮具放置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轮具放置架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具放置架,包括圆柱状支柱1,所述圆柱状支柱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凹槽2,所述圆柱状支柱1的侧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凹槽2连通的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轮具的支架4,所述支架4可沿第二凹槽3转动至第一凹槽2。当需要将轮具放置到支架4上时,使支架4沿第二凹槽3转动至第一凹槽2处,沿第一凹槽2滑下,放置好轮具有再沿第一凹槽2抬起,转回至原始位置,不仅能够同时放置多个轮具,节省了放置空间,而且保护了轮具,方便放置和拿取。
所述支架4放置在第二凹槽3中的一端为球体,所述第二凹槽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球体相配合的弧形凹槽(图中未示出),支架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球体落在弧形凹槽中,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不会发生移动,当需要转送支架4时,向其施加一个作用力即可实现转动。
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1的侧面,所述支架4分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1的侧面,且所述每个支架4可沿第二凹槽3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相应的第一凹槽2中。
所述第二凹槽3的弧度为90°,所述支架4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所述圆柱状支柱1的侧面,便于固定轮具。
所述圆柱状支柱1通过转轴5固定在底座6上,使整个圆柱状支柱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动,便于轮具的放置和拿取。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具放置架,能够将轮具集中存放,不仅节省了空间,保护了轮具,而且便于轮具的装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华尔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华尔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