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4761.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沈辉;赵晓霞;梁宗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可控 金属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其异于宏观金属相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质,金属纳米颗粒在催化、传感、抗菌剂、数据存储、生物医学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诸多领域展露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实现其物理化学特性调控的途径包括尺寸、形状及介电环境等的改变,比如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会灵敏地随上述因素的改变而变化。常用的制备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激光烧蚀、电化学、微波辐照等,这些制备方法或使用了有机溶剂,或借力于有毒的还原剂、稳定剂或不可避免产生有毒副产物等,因而可能造成潜在的环境隐患和生物应用的风险。所以环境友好地制备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且尺寸均匀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清洗过的任何廉价且耐一定温度的基底(比如石英玻璃、硅片、铝片等)上平铺一层食用食盐细粒(厚度无影响),为充分利用金属材料尤其是贵金属,使食盐细粒将基底完全覆盖;
S2. 通过物理或化学沉积等方法在步骤S1中经过处理的基底上沉积5-20 nm厚的金属薄膜;
S3. 将步骤S2所得包括基底、食盐和薄膜的样品于惰性气氛中退火处理,具体过程为:280~300℃保温10~20 min,然后升温至430~450℃保温10~20min,之后升温至580~600℃保温10~20 min,最后在惰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
S4. 将步骤S3所得样品置于去离子水中剧烈超声处理30-60 min,食盐颗粒溶解,金属纳米颗粒悬浮于水中;
S5. 将步骤S4中金属纳米颗粒的悬浮液在2500-6000 rpm的转速下离心分离,移去上层清液;之后进行洗涤:用去离子水洗涤,在2500-6000 rpm的转速下离心分离,移走上层清液;重复洗涤3次以上;
S6. 将步骤S5所得沉淀物烘干,具体过程为:在55~65℃保温10~30 min,然后升至85~95℃保温10~3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纯度较高的相应金属纳米颗粒。
所述的基底是金属、陶瓷或玻璃等;所述的清洗为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依次超声清洗;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氩气等。
所得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依步骤S2中沉积金属薄膜厚度及步骤S3中退火处理条件的不同,分布在10-150 nm。
本发明避免了常规化学还原法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前驱物或副产物有毒性等非环境友好的问题,同时其对设备的精细度要求降低,而且制备中因涉及较少种类化学物质因而目标产物纯度更高。另外该方法亦特别适用于由于活性高而通常的薄膜沉积并退火不易控制较小尺寸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比如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可重复性高,且所使用设备简单易操作且精度要求低,因而技术难度和成本都相对降低。
2. 本发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反应效率高,使用的化学物质种类较少,因而目标产物金属纳米颗粒纯度更高。
3. 本发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根据沉积的金属薄膜厚度及后续退火处理条件的不同,获得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可调控,为其在各领域中的绿色应用提供了很多的可能。而且步骤S3中对薄膜的退火处理采用阶梯式逐步升温的方式,前面280~300℃通过原子的热扩散使原来连续薄膜变为不连续形成分立的岛状,接下来较高的430~450℃加速相邻岛的合并和收缩,最后在更高的580~600℃下颗粒间尺寸差距进一步缩小,由此过程获得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度均匀,粒径分布非常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金属Ag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扭矩电磁锥盘离合器
- 下一篇:消防设备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