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5746.8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郭桐;刘辰;韩晓兰;张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04 | 分类号: | F04B1/04;F04B53/10;F04B5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滑阀 径向 柱塞 液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径向柱塞液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泵。
背景技术
设计出具有更好压力和流量性能的液压泵是发展液压传动技术的重要手段。
径向柱塞泵是一类具有流量大、磨损小、容积效率高等优点的液压泵,被广泛运用在压铸、注塑、锻压等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径向柱塞泵,其配油方式多为单向阀配油或者轴配油,单向阀配油的方式中需要使用弹簧零件,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弹簧需要频繁地变形,因此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且工作时的噪声和振动较大;而采用轴配油的液压泵存在加工困难,且配流部分不易实现良好密封的缺点。另外,现存的径向柱塞泵,其柱塞的回程一般采用回程盘结构或者使用回程弹簧,对于回程盘,由于是刚性结构,因此它与被压平面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柱塞的顺利运动,这就需要另外引入弹性元件来弥补间隙,否则便容易产生油液的泄露;对于采用弹簧回程的方式,与单向阀中的弹簧一样,也存在易破坏且噪声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泵,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简单、回程力稳定、密封可靠、润滑性能好和便于维修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泵,包括泵体2,在泵体2上安装有五个柱塞组29,它们沿径向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每个柱塞组29包括柱塞4和柱塞压盖1,柱塞4上的回程导向柱31插入柱塞压盖1上的回程导向套27内,能够沿轴向运动,柱塞4中心设有阻尼孔30,柱塞4底部设有两个以上的圆弧形密封带33,它们将柱塞4底面分成若干油室32,柱塞4插入到泵体2上的柱塞缸孔3中,柱塞压盖1固定安装在泵体2上,柱塞压盖1上的回程压力油道与压油流道34、滑阀安装孔26以及回程导向套27上部容腔连通;
第一泵端盖18和第二泵端盖6分别固定安装在泵体2的两侧,第一轴端压盖21和第二轴端压盖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泵端盖18和第二泵端盖6上;
偏心轴9上设置有第一偏心部分17和第二偏心部分8,它们的偏心方位相差90°;
偏心轴9安装在泵体2内,两个以上的第一滚动轴承20安装在偏心轴9在泵体2内部的非偏心轴段上,第一滚动轴承20之间用第一套筒19隔开,第一滚动轴承20的内圈抵住偏心轴9的台肩,第一轴端压盖21压住第一滚动轴承20的外圈,两个以上的第二滚动轴承15安装在偏心轴9的第二偏心部分8上,第二滚动轴承15之间用第二套筒14隔开,第二滚动轴承15一侧的内圈抵住偏心轴9上的台肩,另一侧的内圈被第四套筒5压紧,第四套筒5和两个以上的第三滚动轴承11安装在偏心轴9的非偏心轴段上,第三滚动轴承11内圈压住第四套筒5,相邻的第三滚动轴承11之间用第三套筒10隔开,最外侧的第三滚动轴承11的外圈被第二轴端压盖7压紧,第一滚动轴承20和第三滚动轴承11分别支承在第一泵端盖18和第二泵端盖6的内圆柱面上;
五星轮13安装在第二滚动轴承15的外圈上,第一五星轮压盖16和第二五星轮压盖12分别固定安装在五星轮13的两侧,其止口分别压住相应侧的第二滚动轴承15的外圈,柱塞4靠液压力被压紧在五星轮13相应方位的边上;
泵体2上在径向均匀分布有五个滑阀安装孔26,其分布的方位与柱塞缸孔3的分布方位相同,每个滑阀安装孔26的内部均安装有配油滑阀22,配油滑阀22底部抵住偏心轴9的第一偏心部分17;
泵体2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五个柱塞腔进出油孔24,其分布方位与柱塞缸孔3相同,每个柱塞腔进出油孔24分别将相应位置的柱塞缸孔3与滑阀安装孔26连通,泵体2的另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五个柱塞腔进油孔23和五个柱塞腔出油孔25,它们的分布方位与柱塞缸孔3相同,且成对出现,其分布圆半径一个小于柱塞腔进出油孔24的分布半径,一个大于柱塞腔进出油孔24的分布半径,它们都与滑阀安装孔26连通,各个柱塞腔进油孔23通过泵体2上的吸油流道36相互连通,通过总吸油口37从外部吸入油液,各个柱塞腔出油孔25通过泵体2上的压油流道34相互连通,通过总排油口35将油液排出,同时,泵体2上的压油流道34与柱塞压盖1上的回程压力油流道28连通,从而使高压油液能够作用于柱塞4和配油滑阀22,且高压油液通过阻尼孔30进入柱塞4底部的油室32。
所述的柱塞4与柱塞缸孔3之间通过安装导向环和密封圈实现导向和密封。
所述的回程导向柱31和回程导向套27之间通过安装导向环和密封圈实现导向和密封。
所述的柱塞压盖1插入泵体2的部分通过O形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