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6634.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作用,对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便利性是飞机、轮船和火车所无法比拟的。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拥有小汽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对于汽车架构,当悬挂系统较硬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操控性,尤其在高速行驶时,有利于车身的稳定,但是当遇到较差的路面时,其舒适性就无法得到保证,而悬挂系统设定的较软时,虽然得到了较好的舒适性,但操控性又有所下降,比如加速抬头、刹车点头等现象就比较明显。
传统的悬架系统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厚重的车身跳动,推压液压油,通过阻尼减振器抑制车身的振动,并由螺旋弹簧将跳动能量吸收,这种完全被动的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何克服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实现全路况减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包括:
振动测试仪,设置在车架底盘上,输出模拟电信号形式的车辆振动信号;
模数转换器,连接到所述振动测试仪的输出端,将所述振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器,连接到模数转换器,通过软件实现虚拟计时器,对计时时间内的振动信号求平均,输出振动等级信号;
数模转换器,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将振动等级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电控空气泵,连接到四个轮胎安装支架,接收所述振动等级信号,控制空气泵的阻尼系数。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32位DSP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32位定点DSP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TMS320F2812DSP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模数转换器为DSP处理器内部模数转换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通过感应最轻微的车轮及车身动作,在任何大的车身振动之前及时对悬架系统作出调整,保持车身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悬架系统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厚重的车身跳动,推压液压油,通过阻尼减振器抑制车身的振动,并由螺旋弹簧将跳动能量吸收,这种完全被动的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通过感应最轻微的车轮及车身动作,在任何大的车身振动之前及时对悬架系统作出调整,保持车身的平衡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减震装置,包括:振动测试仪11,设置在车架底盘上,输出模拟电信号形式的车辆振动信号;模数转换器12,连接到所述振动测试仪的输出端,将所述振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器20,连接到模数转换器,通过软件实现虚拟计时器,对计时时间内的振动信号求平均,输出振动等级信号;数模转换器21,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将振动等级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电控空气泵30,连接到四个轮胎安装支架,接收所述振动等级信号,控制空气泵的阻尼系数。
振动测试仪实时监控车架底盘的振动情况,控制器通过对振动信号求平均获取路况信息,对路况自动做出判断,输出与该路况相对应的振动等级信号,电控空气泵的阻尼系数根据该振动等级信号设定,实现对不同路况的自适应,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优选地,上述控制器为DSP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扭转减振器
- 下一篇:水陆两栖车三档位锁环式惯性同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