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受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6994.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话器,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减缓电磁线圈的侵蚀的耐腐蚀性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使用时所面临的环境是人体的耳道,耳道内有人体所排放的汗液和分泌物,因此耳道的微环境整体呈弱酸性,受话器在人耳中使用类似于在盐雾环境中使用。受话器内的电磁线圈都由铜线所绕制,外表面覆有绝缘层,绕制线圈的铜线的直径只有0.07-0.1mm左右,长期在盐雾环境中使用容易受到腐蚀,发生断裂或短路,降低了受话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腐蚀受话器,可以减缓电磁线圈的侵蚀,延长受话器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腐蚀受话器,包括电磁屏蔽壳、发声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传动连接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电磁屏蔽壳内并将所述电磁屏蔽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设有声孔,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后腔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电磁线圈设有起始线和终止线;所述电磁屏蔽壳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减缓所述电磁线圈受侵蚀的活性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所述内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内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采用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内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采用化学沉积的方式与所述内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的厚度为1-10μm。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覆盖所述电磁屏蔽壳的全部的内腔壁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覆盖所述后腔的内腔壁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活性金属层包括铜层或铁层或铝层或镁层。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受话器的电磁屏蔽壳的内腔壁设置一层活性金属层,当受话器在人的耳道盐雾环境内使用时,使活性金属层先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保护电磁线圈的铜线在活性金属层被腐蚀后才会被侵蚀,延长了受话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抗腐蚀受话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电磁屏蔽壳 2、活性金属层 3、电磁线圈 4、前腔 5、振膜 6、起始线 7、终止线 8、后腔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抗腐蚀受话器,包括电磁屏蔽壳1、发声单元以及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振膜5和与振膜5传动连接的电磁驱动机构,振膜5设置于电磁屏蔽壳1内并将电磁屏蔽壳1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4和后腔8,前腔4设有声孔,电磁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后腔8中;电磁驱动机构的电磁线圈3设有起始线6和终止线7;电磁屏蔽壳1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减缓电磁线圈1受侵蚀的活性金属层2。
活性金属层2覆盖电磁屏蔽壳1的全部的内腔壁表面积。活性金属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内腔壁连接,利用电解原理将镀液中的活性金属阳离子还原。活性金属层采用铜层,铜层的设置厚度为1μm。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活性金属层采用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与内腔壁连接,活性金属层采用铁层,铁层的设置厚度为4μm。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活性金属层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内腔壁连接,活性金属层采用铝层,铝层的设置厚度为7μm。
实施例4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活性金属层采用化学沉积的方式与内腔壁连接,通过还原剂使镀液中中的活性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活性金属层采用铝层,铝层的设置厚度为7μm。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净空调空气深度过滤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