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07005.3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719114A 公开(公告)日: 2014-04-16
发明(设计)人: 刘晓娇;杨会营;吴勇;马嵩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90 分类号: A01N43/90;A01P3/00;A01N43/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488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含有梧宁霉素和捷安肽素的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梧宁霉素(Tetramycin)又称四霉素,是由广西梧州土样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n wuzhouensisn subsp.)的刺激代谢产物。本品杀菌谱广,对鞭毛菌、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真菌等三大门类二十六种已知病原真菌均有极强的杀灭作用。适用各种农作物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尤其对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根腐病;棉花黄萎病、苗期立枯病;人参和三七黑斑病;茶叶茶饼病;葡萄白腐病,西瓜蔓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特效。该成分同时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愈合,促进弱苗根系发达、老化根系复苏,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和优化作物品质。 

捷安肽素(jiean-peptide)来源于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对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白粉病、蔬菜灰霉病和霜霉病、甜瓜疫霉病菌等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和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番茄和辣椒灰霉病,辣椒立枯病,黄瓜、小麦白粉病等,防治效果显著,达到85%以上,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杀菌剂,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棉花黄萎病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自然条件下幼苗发病少或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型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发病严重地块惨不忍睹,造成严重减产。 

生物源农药由于是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在合成过程中没有很多高毒的中间体产生,且由于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性质来防治病原菌,这比现有化学合成成分更高效和环保,目前开发生物源农药的新品种以及复配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本发明中涉及到的两种有效成分均为生物源农药。我们将梧宁霉素和捷安肽素复配,以期增强两者的药效,扩大杀菌谱,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且安全环保的杀菌组合物,实现提高药效、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的涉及梧宁霉素和捷安肽素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利用上述杀菌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剂型,包括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 

上述杀菌组合物中,梧宁霉素和捷安肽素的重量比为1:60-60:1。 

上述杀菌组合物具有以下特点:①杀菌能力强;②原药安全高效;③剂型环保;④复配具有增效作用;⑤两种成分之间无交互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确定梧宁霉素和捷安肽素两种有效成分复配的增效作用,申请人首先使用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试验方法以及结果如下: 

大丽花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根据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我们将生测对象定位该菌。 

室内生测的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棉花黄萎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从各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90%范围内设计5个浓度,先将70%的梧宁霉素原药和70%的捷安肽素原药以甲醇为溶剂配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然后将药液按1%比例加入到已融化并冷却到室温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Φ90mm)中制成带药平板,每处理四次重复,以加入无菌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用灭菌的打孔器(Φ5mm)挑取棉花黄萎病菌饼,菌丝面朝下无菌接种于带药平板的中央,倒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毒力指数,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上述生测试验所用原药以及试剂均从其他厂家购买。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某药的毒力指数ATI×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共毒系数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为加和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