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7618.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玉海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6 | 分类号: | B65B57/16;B65B57/18;B65B57/20;B65B35/30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 包装 分道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药品电子监管码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办[2010]194 号”文件推行的新增项目,规定“最小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电子监管码”, 通常情况下药品的最小销售包装所采用的是小盒包装,条形码可以印制在小盒外侧面,这样从矩形体平面条形码的数据扫描采集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且,可以做到每一个中包装经透明膜包装后一起对所有数据进行一次性扫描采集,这样可以绝对避免安全风险。但对于没有平面的圆瓶曲面条形码每一个中包装经透明膜包装后,由于圆瓶的特征是无法对所有数据进行一次性扫描采集的,只能在事先将若干圆瓶条形码进行逐个数据扫描采集后,再以其中特定瓶的条形码数据作为上述若干瓶数据组的代码,然后在下一级包装过程中读取该代码并进行代码关联。在现有技术中,圆瓶集中输送,缺乏分道及验证设计,容易造成下序流程的关联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涉提供一种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该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分道动作迅速准确、验证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输送带及输送带上方的分道隔离带和导向板,分道隔离带和导向板在输送带上形成两个流道,在输送带的输入端两侧设置计数光电开关,在分道隔离带上设置受计数光电开关控制的分道机构,在每一流道的上方设置审验光电开关,在分道隔离带内设置受审验光电开关控制的审验关闸机构。
分道机构包括设置在分道隔离带上的分道气缸、连接片和分道闸门,分道闸门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上,分道闸门的中部与连接片一端相连,连接片的另一端铰接在分道气缸的气缸臂上;审验关闸机构包括设置在分道隔离带内分别对应于两个流道的两个关闸气缸和两个审验闸门,两个审验闸门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二固定轴上,审验闸门的中部铰接在关闸气缸的气缸臂上。
两个流道作为一个整体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具有宽度差,相应地,分道隔离带具有较宽的起点和较窄的终点。
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圆瓶的输送分道进行并进行相应的验证,具有结构设计紧凑、分道动作迅速准确、验证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分道机构和审验关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输送带1及输送带1上方的分道隔离带2和导向板3,分道隔离带2和导向板3在输送带1上形成两个流道17,两个流道17作为一个整体其输入端18和输出端19具有宽度差,相应地,分道隔离带2具有较宽的起点和较窄的终点,使两个流道17具有相同的宽度。在输送带1的输入端两侧设置计数光电开关4,在分道隔离带2上设置受计数光电开关4控制的分道机构5,在每一流道17的上方设置审验光电开关6,在分道隔离带2内设置受审验光电开关6控制的审验关闸机构7。分道机构5包括设置在分道隔离带2上的分道气缸8、连接片9和分道闸门10,分道闸门1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1上,分道闸门10的中部与连接片9一端相连,连接片9的另一端铰接在分道气缸8的气缸臂12上;审验关闸机构7包括设置在分道隔离带2内分别对应于两个流道17的两个关闸气缸13和两个审验闸门14,两个审验闸门14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5上,审验闸门14的中部铰接在关闸气缸13的气缸臂16上。每一包装组的圆瓶数量预先设定,圆瓶20经过计数光电开关4自动计数每达到1/2包装组数量时分道机构5中的分道闸门10在分道气缸8的作用下往返工作,圆瓶20会被自动分配进入两个不同的流道17,每一流道17中各有1/2包装组数量,被自动分配进入流道17的圆瓶20分别从审验光电开关6底下通过后被审验闸门14阻拦,在审计验证正确的情况下关闸气缸13驱动审验闸门14打开放行1/2包装组,审计验证错误则停机报警。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条码包装的分道传输装置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玉海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玉海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