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7823.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兰贤光;左正晓;兰文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间 轴承 支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整车的正面和正面偏置碰撞过程中,经常发生发动机舱向驾驶舱的空间入侵而造成驾驶员腿部及脚步空间受压缩时,转向管柱芯轴向驾驶员胸部窜动而使其胸部受伤害或直接造成驾驶员死亡,腿部空间被挤压而增加营救难度,因此溃缩式管柱被大量应用到整车上,同时可溃缩滑动式转向中间轴也逐渐被应用到整车上。
目前,转向传动中间轴多为花键套管和花键轴相配合连接,花键配合有利于转向传动中间轴的伸缩,便于车间员工装配同时有利于在发生整车碰撞时转向传动中间轴溃缩。客户对整车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转向操纵的舒适性,但转向传动中间轴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因升温和缺少润滑剂影响润滑的可靠性;花键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内部易形成真空,影响中间轴的滑动,降低转向操作的舒适性。
因而,对于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需要设置若干面,对于各个面的加工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做出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事故中驾驶员遭遇危险的程度、有利于稳固滚子、在安装时利于固定滚珠、便于根据不同车型进行改良的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⑴取一段待加工的不锈钢板块,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该型材上部开设一个矩形的折弯部分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一个孔径为6mm的第一个加工孔;
⑵在该不锈钢板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板并且该侧板平面与水平面成30°的夹角,第一个加工孔中心到折弯部分的中心点距离设置为30mm,加工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零件的夹角成45°夹角;
⑶先将第一个加工孔和端面加工完成,再以折弯部分底端的内孔和端面为定位基准对上凸台表面进行加工;
⑷最后,以内孔、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支架两侧板,其中主要加工面粗糙度为9.0μm,其余表面粗糙度为15μm。
所述支架两侧板为弧形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方法生产的轴承支架侧板零部件可减少事故中驾驶员遭遇危险的程度、有利于稳固滚子、在安装时利于固定滚珠、便于根据不同车型进行改良,便于及时的更换或维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汽车中间轴的轴承支架面的加工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⑴首先,在支架中心处设置带有孔径150 mm的两个端面:粗铣,以孔径150mm外圆和一端面为基准;
⑵然后,设置带有孔径140mm的内孔,从粗镗至精镗,以孔径150mm外圆和一端面为基准,粗镗内孔到139.9mm;
⑶最后,半精镗内孔到上凸台面:粗铣以内孔和一端面为基准,两侧凸台面粗铣以内孔、端面以及中间小孔为定位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制造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