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7826.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邹万杰;严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楼体是加大结构物自身刚度来硬抗地震,虽然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地震,但是建筑成本高,一旦遇到强度较大的地震,经济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提高楼体抵抗地震的能力,同时节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在楼体的上部结构和基底之间设置一道柔性隔震装置,该柔性隔震装置刚度不大于楼体上部结构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隔震装置采用叠层橡胶垫。
本发明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能够提高楼体抵抗地震的能力,而且成本低,易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在楼体的上部结构和基底之间设置一道柔性隔震装置,该柔性隔震装置刚度不大于楼体上部结构刚度的一半。
柔性隔震装置采用叠层橡胶垫。
添加了这种柔性隔震装置,在发生地震时,楼体的上部结构和基底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摩擦和相对位移,使整体的自振周期延长,消耗掉一部分地震力,从而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本发明一种应用隔震技术的楼体,能够提高楼体抵抗地震的能力,而且成本低,易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