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8192.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韦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金鹰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5/5419;C08K5/40;C08K3/38;C08K3/34;C08K5/17;B29C69/00;H01G4/0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器用 复合 塑料 金属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笨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 ;在所有的塑料薄膜电容当中,聚丙烯(PP)电容和聚苯乙烯(PS)电容的特性最为显著,当然这两种电容器的价格也比较高,电容器的薄膜质量直接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和产品性能,电容器薄膜的需求量大、种类多,采用单一原料生产的薄膜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但每种原料都有其不足之处,所以生产出来的薄膜很难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
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与普通型薄膜制得的电容器相比,用聚丙烯薄膜制得的电容器以其热收缩率低、性能稳定、耐高温、耐高压,防止击穿等显著优点,使得聚丙烯薄膜制得的电容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等规聚丙烯200、低密度聚乙烯30-34、硼酸钠1-2、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2-3、硅酸钠1-2、乙二胺四乙酸2-3、甘胆酸钠1-2、助剂5-6;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1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二茂铁1-2、椴木灰烬1-2、促进剂TMTD 1-2;制备方法是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其它成分,搅拌分散均匀,冷却,造粒,即得。
本发明所述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等规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硼酸钠、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加热熔融,再加入助剂以及其余剩余成分充分搅拌,送入挤出机熔融、过滤,然后再通过挤出机挤出片状熔体,过滤>1200目,所述挤出机的温度为220-260℃;
(2)将步骤(1)制成的片状熔体通过激冷辊及风淋室冷却定型后制得铸片,依次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粗化面电晕处理;
(3)收卷、第一次时效处理、第二次时效处理;
(4)真空蒸发金属化膜,粗化面形成金属化层。
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并且用其制作的薄膜电容器接触电阻小,从而使得产品特性好,解决一般薄膜电容器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低,耐热差,成膜性差,机械强度低等问题,制成的电容器的体积较小,还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采用电晕处理,提高了薄膜的耐压强度,防止击穿,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等规聚丙烯200、低密度聚乙烯30、硼酸钠1、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2、硅酸钠1、乙二胺四乙酸2、甘胆酸钠1、助剂5;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二茂铁1、椴木灰烬1、促进剂TMTD 1;制备方法是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其它成分,搅拌分散均匀,冷却,造粒,即得。
本发明所述电容器用复合塑料金属化薄膜,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等规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硼酸钠、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加热熔融,再加入助剂以及其余剩余成分充分搅拌,送入挤出机熔融、过滤,然后再通过挤出机挤出片状熔体,过滤>1200目,所述挤出机的温度为220-260℃;
(2)将步骤(1)制成的片状熔体通过激冷辊及风淋室冷却定型后制得铸片,依次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粗化面电晕处理;
(3)收卷、第一次时效处理、第二次时效处理;
(4)真空蒸发金属化膜,粗化面形成金属化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化薄膜的技术指标如下 :
(1)横向收缩率≤ 0.2%、纵向收缩率≤ 2.5%
(2)横向拉伸强度≥ 18Mpa、纵向拉伸强度≥ 13Mpa ;
(3)最小击穿电压599Vv/um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金鹰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金鹰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8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