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芽苗菜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08393.7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749025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陈光宇;周劲松;罗绍春;汤泳萍;张岳平;黄燕萍;熊春晖;尹玉玲;谢启鑫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代理人: 刘凌峰
地址: 330030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芦笋 芽苗菜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芦笋栽培领域(A01G 1/02),具体涉及一种芦笋芽苗菜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嫩茎质嫩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誉为“蔬菜之王”,又因富含皂甙、黄酮和植物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压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全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09年中国芦笋种植面积已达95,000公顷,约占世界芦笋种植面积的50%,出口量约占世界芦笋贸易量的43%,芦笋种植及加工已成为我国一项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朝阳产业。芦笋属于茎菜,以嫩茎为主要收获对象,生产上,除了少量的杂交制种外,大量的种子无人问津,常常散落在田间地头萌发形成杂草。而利用植物种子萌发培育形成的芽苗菜或芽菜,因其具有营养丰富,品质好,环境污染少,生长周期短,受季节影响小,经济效益高,更易于进行工厂化、规模化以及家庭生产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兴蔬菜,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喜爱。检索发现,有不少的植物种芽菜或籽芽菜已生产成功,投放市场,而国内外尚无芦笋芽苗菜相关报道。芦笋种子千粒重约为22g,大小适中,胚乳营养丰富,比较有利于种芽菜生产。但是,由于芦笋为多年生作物,种子种皮坚硬,吸水困难,发芽速度慢,常规播种形成的幼苗,拟叶着生早,易纤维化,苦涩味重,适口性差,且生长周期长,芦笋芽苗菜生产不能简单套用豆类、萝卜、向日葵等作物的方法。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芦笋种子萌发培育形成可供食用的芽苗菜生产方法,变废为宝,创造出一种新的芦笋食品,延长芦笋产业链。值得注意的是,芦笋芽苗菜本质上与商品笋一样都是嫩茎,只是生长周期不同,维生素含量比商品笋还要高,我国内地冬季和早春气温低,市场上芦笋短缺,价格奇高,芦笋芽苗菜能够部分替代商品笋,满足市场需求,商机无限。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芦笋种子萌发培育形成可供食用的芽苗菜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芦笋芽苗口感、生长速度和产量,生产出可供食用的芦笋芽苗菜。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芦笋芽苗菜的方法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挑选的芦笋种子清洗处理后进行浸种,25~30℃温水浸泡36~48h,每天换水2~3次;

②浸种好的种子洗净后用湿毛巾包住,置于25~30℃环境下催芽48~72h,每天清水冲洗1~2次;

③将已催芽露白的种子播入苗盘沙基质中,进行沙基质无土栽培,然后在暗室培养7~10d,保温条件25~30℃,保湿的湿度为50~75%;

④待苗高平均在10cm时,移入用遮光50~75%的遮阳网覆盖的大棚内生长2~3d,使芽菜绿化;

⑤当苗高平均15cm,茎尖刚散开,茎叶变绿,未纤维化时采收,从芦笋苗基部剪下,洗净后扎把或装袋上市;

所述暗室的照度为500Lux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在本发明中,芦笋芽苗菜是指利用芦笋种子萌发培育直接形成可供食用的嫩茎类蔬菜,它属于籽芽菜。本发明前期采用暗室培养,使芦笋芽苗胚轴和嫩茎的伸长速度加快,缩短芽苗生长时间,植株中积累的纤维素较少,显著提高口感;后期采用短时期的见光培养,让芽苗绿化而长得粗壮,外观品质佳;采用沙基质无土栽培,提供固定支持、通气和持水作用,减少种子霉烂,使芽苗挺直,提高产量。本发明每Kg芦笋种子单茬可生产出不带根部净重约2.8Kg的芽苗菜,方法简单,成本低,芽长根短,产量高,口感好,洁净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步骤对本发明做详细阐述;

1)种子选择与处理

一般选择成本低的杂交一代品种自由授粉结实的新种子,要求发芽率和发芽势高,可供选择的父代杂交品种有: Atals、Apollo、Grande、UC115、Purple Passion、井冈701、井冈红等。种子过筛,去杂去劣,筛选健康饱满种子。浸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放在簸箕或麻袋上,厚度1~2cm,暴晒2~3d,消毒杀菌,增强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浸种催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8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