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8475.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林;孙婷;叶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边框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
背景技术
拼接缝隙是拼接显示行业最关注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不断减小显示模块间拼缝,甚至完全消除拼缝,一直是拼接显示行业努力的目标。为实现此目标,首先需要使每个拼接显示单元的非显示边框足够的窄。近年来,一些新型显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如PDP、LCD、OLED、LED等已开始逐渐进入拼接显示行业。但拼接缝成为上述显示技术进入大屏市场的极大的障碍和挑战。如液晶拼接产品,刚面世时其上的拼缝大于10mm,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突破,拼缝逐渐缩小,从10mm缩小到6.7mm、6.3mm、5.5mm,目前已经能够将拼缝缩小至5.3mm。但目前技术即将达到瓶颈期,如图1所示,传统制程工艺决定显示屏边缘存在非显示区域1,其中非显示区域1包括封胶区域11及驱动布线区域12,此非显示区域1的存在使拼缝无法进一步缩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显示屏驱动布线区域从而减小显示屏非显示区域的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外部驱动板的驱动信号发送端和传输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内各像素的驱动信号接收端,驱动信号发送端独立于显示面板设置,驱动信号接收端内置于显示面板内,驱动信号发送端与驱动信号接收端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将驱动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结构分离,驱动信号发送端独立于显示屏外,驱动信号接收端内置在显示面板内,驱动信号发送端和驱动信号接收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在显示屏上的其他器件及线路设计、排布不超出显示屏有效显示区域范围的基础上,本发明完全取消了显示面板四周边框的驱动布线区域,有效减小了非显示边框的宽度,实现超窄边框显示屏,最终实现减小甚至消除大屏幕拼接缝隙、优化拼接显示效果目的。本发明适用于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LED显示屏等显示屏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制程工艺下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驱动信号接收端制作在LCD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驱动电路的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具体实施例2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具体实施例2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现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图2所示的显示屏为LCD显示屏,将本发明应用于LCD显示屏,能够消除LCD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布线区域,仅保留封胶区域,从而实现超窄边LCD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8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 下一篇:一种连续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