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0106.6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郭飞;俞丹;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74 | 分类号: | C07D239/7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唑啉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0001]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文献中报道过的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邻卤基苯甲醛或苯甲酮与脒为底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但是,这种方法使用了强碱,而且有卤化氢生成,成本较高、环境污染较重。
(二)邻氨基芳基酮与苄胺为底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但是,这种方法使用了有机氧化剂,有机氧化剂比较敏感、危险。
(三)N-芳基脒与异腈为底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使用了强碱,而且使用了贵金属催化剂,成本昂贵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四)脒与卤代苯合成N-芳基脒之后与醛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反应
方程式如下:
但是,这种方法使用贵金属、强碱和较昂贵的配体,增加了生产成本。
(五)邻氨基芳基酮与苄胺为底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虽然,这种方法使用了纳米氧化铜,但添加了高岭土和有机氧化剂。
(六)N-芳基脒与醛的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这种方法使用了微波条件,虽较为简便但工业上实施较困难。
综上所述,目前制备喹唑啉的方法很多,但是这些方法有些使用贵金属钯等为催化剂,有的使用碳酸铯等强碱或THBP等有机氧化剂,成本较为昂贵,不适用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喹唑啉衍生物的 合成方法,利用空气为氧化剂,氧化铜催化脒和醛或醇直接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按照下列反应式的方法。
一种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N-芳基脒类化合物、芳香醛或芳香醇、纳米氧化铜和邻菲啰啉混合后,加入溶剂,在90℃-120℃的条件下空气中反应6h-36h,所得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40:1的混合溶剂为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喹唑啉类化合物。
所述N-芳基脒类化合物与芳香醛或芳香醇摩尔比为1:1-1:2,所述N-芳基脒类化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R1为H、4-OCH3、4-Cl、4-CH3、2-CH3、3-CH3,
R2为H、4-Cl、4-CH3、2-Cl、3-CH3、2-CH3。
所述芳香醛结构式为R-CHO、芳香醇结构式为R-CH2OH,其中R为C6H4、4-NO2C6H4、4-CH3C6H4、4-OCH3C6H4、4-CNC6H4、 4-CF3C6H4、2-NO2C6H4、3-NO2C6H4、4-ClC6H4、2-OCH2CH3、
4-N(CH3I)2C6H4、4-2-呋喃。
所述纳米氧化铜与N-芳基脒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20;
所述邻菲啰啉与N-芳基脒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10;
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二乙二醇二甲醚、DMSO、1,4-二氧六环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阀
- 下一篇:激光辐照圆柱壳试验加载装置及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