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提取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0650.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余伯阳;张剑;李玲玲;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小板 聚集 活性 提取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提取物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而成,平均分布在血液中,具有粘附、聚集、释放和分泌颗粒内容物(如5-羟色胺,ADP)的功能。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的粘附起着重要的始动作用,随之又激发了内源性与外源性的凝血过程。当血流缓慢、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及心血管内膜受损等诸多因素出现时,或以某种因素为主时,靠近血管内皮的血小板则黏附在裸露的胶原纤维上,并释放ADP和血栓素A2,促使更多的血小板黏附,但当凝血过程启动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后者使血小板牢固地凝集于受损内膜表面。上述过程反复进行,血小板黏集堆不断增大、增多,构成多个血小板小丘,阻塞血流,从而引起血栓。因此血小板聚集性是预示血栓形成趋势的重要参数,血小板活化聚集可导致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其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炎症性疾病以及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正丁醇萃取部位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流态及增强冠脉血流量,并对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以及抗血栓作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麦冬中所含的单体成分具有明确的药理活性,如麦冬皂苷D具有抗氧化活性,短葶山麦冬皂苷C具有明确的抗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和麦冬皂苷B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等。但单体类成分制备过程较繁琐,得率很低,且成本较高。所以我们选用该提取物作为出发点,优化其分离及制备提纯方法,目的是可以得到具有治疗效果明确的、可以直接用于医疗领域、并被制作成各种制剂的新活性成分,使其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提取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提取物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筛选,优选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麦冬药材为原料,以相对于麦冬原料重量至少2倍量的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离心,通过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脱至糖反应为阴性,再以<50%乙醇除杂,最后以≥5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
上述以有机溶剂提取过程中,选用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丙酮、丁醇,本发明通过多个实施例更优选为乙醇提取。
上述提取过程中,提取方法可以为回流、超声、浸渍等,本发明优选采用回流法提取。
上述提取过程中所用的乙醇为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更优选为50%-95%的乙醇溶液提取。
上述提取过程中,以麦冬药材重量至少2倍量的溶剂提取,经过大量实验优化,本发明更优选为5-30倍量的乙醇溶液提取。
上述分离过程所选用的树脂包括D101、AB-8、HPD100、D4020、NK-9,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更优选为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
上述分离过程中,麦冬药材与大孔树脂的料液比为1∶0.8~5,更优选为1∶1~2。
由于麦冬含糖量较高,过滤较不方便,容易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提取液在上柱之前直接采用离心技术,弃去不溶物,取上清液,过大孔树脂柱分离。洗脱的步骤主要为,先用水洗脱至α-萘酚反应为阴性,再以<50%乙醇除杂,最后用≥5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时收集洗脱液一般为至少1倍柱体积。本发明通过优选实施例,更优选为1-19倍柱体积,即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上述柱体积是指大孔树脂填料的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物,尽可能除去糖类和小分子及低极性化合物等杂质,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提取物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应用,为抗凝血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下是试验方法与结果:
麦冬提取物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活性
实验动物:家兔
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
方法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