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半固态堆积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0836.6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赵玉涛;史经浩;张振亚;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固态 堆积 成型 方法 | ||
1.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加入到螺旋流变挤压装置,形成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再通过挤出模具将半固态浆料铺展到基底材料上,边加热边压合连接,完成一个压接点后采用同样方法继续实施下一个压接点,完成一排后接着进行下一排,点与点之间、排与排之间紧密结合,整个面堆积完成后在其上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层的堆积成型,直到达到需要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合金,是指直径为1.0~3.0mm的粒状或者丝状常用镁合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流变挤压装置,是指由模具钢制作采用双螺旋形式的半固态浆料制作装置,螺旋节距2~5mm,内腔直径20~40mm,使用过程中该装置内腔的温度控制在镁合金液相线温度与固相线温度的平均值上下10℃范围内,螺旋旋转速度为100~300r/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合金半固态浆料,是指温度控制在镁合金液相线温度与固相线温度的平均值上下10℃范围内,液、固两相均匀混合的镁合金物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模具,是指热作模具钢制作的出口截面为0.5~1.0mm×0.2~0.5mm的模具,其温度与镁合金半固态浆料保持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半固态浆料铺展,是指挤出模具出口紧贴在基底材料上,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由的挤出模具出口水平挤出并铺展在基底材料上;所述的基底材料,是指与镁合金成分相同的已经加热到与半固态浆料相同温度的块体材料,其表面平整,厚度为10~15mm,截面尺寸根据所要制作的最终材料的尺寸确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加热边压合连接,是指一边通过挤出模具对基底材料或者已压合出的镁合金进行加热,一边采用压合模具和压合冲头对镁合金半固态浆料进行压合,挤出模具、压合模具和压合冲头一起以同样的速度水平移动,每分钟移动30~90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合模具是指,内孔尺寸截面为0.5~1.0mm×0.5~1.0mm,高度为2.0~3.0mm由模具钢制作的模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合冲头是指,端面尺寸为0.5~1.0mm×0.5~1.0mm,高度为3.0~5.0mm的模具钢冲头,在压合模具中上下垂直运动,其作用在镁合金半固态浆料上的压合应力为40~60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与点之间、排与排之间紧密结合,是指后一个压接点的位置紧贴前一个压接点,后一排压接点紧贴前一排压接点,重叠率为压接点在水平移动方向上线尺寸的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8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