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1535.5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云;陈新明;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底架 铝合金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铁在各个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轨道车辆的不断提速,对车辆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轨道车辆底架板的质量对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用于轨道车辆底架板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较差,不能满足轨道车辆底架板在高速运行时的力学性能要求。
因此,如何满足高铁底架板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较高,能够满足高铁底架板的力学性能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包括:
将铝合金原料熔化;
将熔化后的所述铝合金原料进行铸锭,铸锭规格为400×1320×2500mm;
将铸锭形成的铝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
采用热轧机将均匀化退火处理的铝合金锭块按照400→380→370→355→330→300→270→240→210→180→150→130→100→70→48→32→23→17→12的热轧道次形成厚度为12mm的铝合金板;
将12mm的铝合金板在固溶温度为465℃-480℃、保温时间为8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
将固溶处理的铝合金板在时效温度为110℃-120℃、时效时间为16-28小时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板生产方法,形成的车辆底架板,其抗拉强度σb≥315MPa,屈服强度σs≥195MPa,延伸率δ≥11%,因此,该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底架板能够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较高,能够满足高铁底架板的力学性能要求。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底架板用铝合金板生产方法,可以按照Si<0.30%,Fe<0.35%,Cu<0.20%,0.20%<Mn<0.70%,Mg为1.0%~2.0%,Cr<0.30%,4.0%<Zn<5.0%,V<0.1%,Ti<0.2%,Zr<0.25%,杂质<0.15%和余量为Al准备铝合金原料。
而后将上述铝合金原料熔化;
而后将熔化后的铝合金原料进行铸锭,铸锭规格为400×1320×2500mm,铸造温度为710℃-725℃,铸造速度为40-45mm|min,冷却水压为0.10-0.18MPa;
将铸锭形成的铝合金进行定温加热,加热温度为485℃-495℃;
将加热后的铝合金进行保温处理,保温环境温度为455℃-465℃,保温时间为38-42小时;
最后采用热轧机将铝合金锭块按照400→380→370→355→330→300→270→240→210→180→150→130→100→70→48→32→23→17→12的热轧道次形成厚度为12mm的铝合金板;
将12mm的铝合金板在固溶温度为465℃-480℃、保温时间为8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
将固溶处理的铝合金板在时效温度为110℃-120℃、时效时间为16-28小时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按照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铝合金板生产方法,形成的车辆底架板,其抗拉强度σb≥315MPa,屈服强度σs≥195MPa,延伸率δ≥11%,因此,该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底架板能够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下面内容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板生产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