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2381.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智;吴冬娜;冯清国;贾国欣;马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G19/10 | 分类号: | D01G1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梳机 整体 锡林 工作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锡林针齿梳理棉丛的力学模型;计算锡林中心至钳板钳口的距离、锡林中心至纤维梳理点距离和钳板钳口至纤维梳理点的距离;建立锯齿工作面的纤维受力的平衡方程以及针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最小值的计算式;计算梳理过程中钳板握持位置的坐标值以及锡林中心与钳板握持点连线的正向夹角;计算锡林中心与梳理点连线的正向夹角;确定锯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的最大值的计算式,并确定其取值;计算锡林锯齿的工作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精梳机锡林在梳理过程中钳板握持钳口、锡林中心及棉丛梳理点的位置坐标,建立锡林针齿梳理棉丛的力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精梳机的落棉隔距、梳理隔距、针齿高度、纤维梳理点的位置确定锡林中心至钳板钳口距离、锡林中心至纤维梳理点距离、钳板钳口至纤维梳理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锡林梳理棉丛的力学模型,以及梳理过程中纤维不能向外移动的条件,建立锯齿工作面的纤维受力的平衡方程,得到针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最小值的计算式为:
c>a+b-(90°-φ)
其中,a为锡林中心与梳理点连线的正向夹角,b为受梳棉丛与水平线的夹角,c为针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的夹角,φ为纤维与针齿的摩擦角、其大小根据纤维与针齿的摩擦系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钳板的运动规律及钳口外的棉丛长度以及机器的安装尺寸,计算出梳理开始至梳理结束时钳板握持位置的坐标值,设为(x02,y02),则锡林中心与钳板握持点连线的正向夹角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锡林中心、梳理点的位置和钳板握持位置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及锡林中心与钳板握持点连线的正向夹角计算锡林中心与梳理点连线的正向夹角为:
a=∠O2O1O3-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针齿齿顶角要不小于零的基本条件,确定锯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的最大值的计算式为:
c<a,
针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的取值按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平均值确定:
c=(β-∠O2O1O3+∠O1O3O2+φ-9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梳机整体锡林针齿工作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据梳理点位置、锡林中心和针齿齿根三点所构成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及针齿工作面与锡林半径方向夹角求得锡林针齿工作角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3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