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光学照明测色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2517.9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轩;孙希鹏;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10 | 分类号: | G01J3/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光学 照明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波导光学照明测色探头,以波导光学照明为主要的照明方式,属于色度测量仪器的附件部分,主要涉及测色仪的测色探头。
背景技术
目前,测色仪探头在进行色度测量中多以光源直接照明为主要照明方式,其中照明光源多以卤钨灯为主。对于光源垂直入射的照明系统,样品的反射光被积分球所收集,经归一化处理得到待测样品的色坐标;对于光源斜入射的照明系统,样品的反射光或漫反射光经过特定的滤色片后,被汇聚透镜汇聚到探测器上从而得到归一化的色坐标。虽然卤钨灯能够提供色度测量所需的稳定的连续光谱,但卤钨灯的体积和功率都较大,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往往需要加装相应的散热装置,这样明显加大了测色仪探头的体积和能耗。另一方面,光源发出的光也往往会对样品的色度测量产生影响,光源过强或过弱,都会对样品的色度测量产生直接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卤钨灯作为光源直接照明时产生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波导光学照明测色探头,此装置采取波导光学照明作为主要的照明方式。其测量部分主要由波导光学照明装置,聚光镜头,镜头调节装置,镜头固定装置,感光单元,探头底座组成。贴片LED作为主要光源,LED发出的光通过光波导照明被测样品来测量样品颜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贴片LED作为照明光源,被均匀地安装在测色探头中心感光单元外部的圆周上,在感光单元的垂直方向上安装有聚光透镜,聚光透镜通过固定装置被固定在基板上,聚光透镜距离感光单元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透镜微调装置来调节。同时贴片LED与光波导的入射端相连接,待测样品被放置在光波导的出射端,在测量过程中被光波导所传输的LED贴片光源所发出的光均匀照明。聚光透镜将样品在垂直方向上的反射光汇聚在感光单元上,通过感光单元测量出样品的色度值。
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传播时会发生反射与折射,本发明中贴片LED光源发出的光在光波导内以全内反射的形式传播。
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为:
n1·sini1=n2·sini2
光的反射定律的公式为:
i2=i2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角时,便会发生全内反射,此时光线将在此种光密介质中传播而不会泄露到外部。本发明中的光波导对应着此种光密介质,光波导外部的空气对应着光疏介质。发生全内反射时:
全内反射的临界角为:
光波导的外形为一个将圆锥曲线沿对称轴旋转后所得到的壳状结构,光波导的内部中空,在其内部安装有聚光透镜和感光单元等装置。在光波导的壳状结构的内层镀有反射膜,其作用是防止在光波导中传播的光源光线泄露到壳状结构,从而避免对感光单元的探测产生影响。因此,这个光波导外壳既有传播、聚集光源光线的作用,也有遮光罩的作用。
感光单元在收集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色彩信号的光线后,会将此信号做进一步处理并最终获得待测样品的色度值。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取贴片LED代替卤钨灯作为照明光源,大大降低了装置的能耗。2、无需为照明光源配备散热装置,加之光波导壳状结构的设计,缩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节省空间。3、光波导壳状结构,既充分照明了待测样品,又减少了照明光源对色度测量的影响。4、配备均匀的光波导照明,可以被用来测量液体、染料等样品的色度。因此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测色探头,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测色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平面的透视图。
图3是光在不同光学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
图4是样品表面光线经聚光透镜汇聚在感光单元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