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2591.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0;A61P1/04;A61P29/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由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引起,偶见于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它症影响,中医认为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症为胃腑失于温煦,胃痛发生的病因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医用温通补中法,二是由于思忧恼怒,肝气失调横逆反胃所致,应以疏肝理气为治,三是寒邪客胃,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想通,气候寒冷时,寒邪由人口吸入,是胃脘受凉,寒邪直中引起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
炙黄芪20-25份,当归10-20份,吴茱萸10-15份,党参10-20份,良姜15-20份,炒白术10-15份,五灵脂10-12份,徐长卿10-15份,法半夏10-15份,炙甘草6-10份,香附3-6份,肉桂5-8份。制备方法:取以上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0-30分钟,取三次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炙黄芪: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配以党参,补中益气;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肉桂驱寒止痛,活血通经;香附:理气郁结;良姜:性大温,温胃止痛,用于胃寒导致的胃脘痛,呕吐。本发明所公开的中药制剂,适用多种病因造成的胃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方便,治疗周期短,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
炙黄芪20g,当归15g,吴茱萸10g,党参15g,良姜15g,炒白术10g,五灵脂10g,徐长卿15g,法半夏10克,炙甘草6g,香附3g,肉桂5g。
制备方法:取以上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0-30分钟,取三次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
炙黄芪22g,当归16g,吴茱萸12g,党参20g,良姜18g,炒白术10-15g,五灵脂10g,徐长卿10g,法半夏10克,炙甘草6g,香附4g,肉桂8g。
制备方法:取以上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0-30分钟,取三次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
炙黄芪25g,当归20g,吴茱萸15g,党参20g,良姜20g,炒白术15g,五灵脂12g,徐长卿15g,法半夏10克,炙甘草10g,香附6g,肉桂6g。
制备方法:取以上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0-30分钟,取三次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