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水管道清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2751.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倍铭;黄莉娜;杨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302 | 分类号: | E03C1/302;E03C1/3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水 管道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滚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管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下水管道为杂物堵塞时,当前采用的清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化学洗剂冲洗下水管道,在化学作用下达到清除杂物的目的;二是机械装置,将弹性材料送入管道,并旋转清除杂物。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1120184533. 1,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清除下水管杂物的清洗器,其特征是:包括一手柄,所述子柄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一弹簧,所述弹黄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有一刮勺,所述刮勺的最宽径小于所述下水管直径,所述刮勺的勺底至勺口的距离小于所述下水管的直径。该专利通过转动弹簧,带动刮勺转动,清理管道内的垃圾。难以清除附着牢固的杂物,特别是下水管的杂物往往顺水流方向而依附在管壁上,顺水流方向的清除往往难以将杂物清除干净。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1320075896.0,公告号CN203284857 U,公告日2013.11.13,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是由进管器、弹簧管、充气管、充气装置、倒钩五部分组成,所述充气管置于弹簧管内,充气管与充气装置相连:充气装置位于充气管的最前端,它由两部分构成:气球与硬尖端,气球与充气管相连,硬尖端位于气球的前端:上述例钩分布在气球外表面。具体实施时,在上述进管器的驱动下,充气装置、充气管及弹簧管进入下水道内,充气装置到达预定位置后,从下水道外对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形成倒钩后往外拉出,可将下水道内的垃圾钩出,实现下水道清理的目的。
综合上述的专利虽然已经解决了现在一些技术问题,但是还存在着功能单一,效果不好,不能直观了解到下水道内的情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智能的探测下水道内的情况,并能更容易清理堵塞物、效果更好的下水管道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水管道清理装置,包括进管器、弹簧管、充气管、充气装置、倒钩五部分,其中:还包括有空气压缩机、高压喷头、探测装置和显示器;所述充气管设在弹簧管内,充气管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的充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装置,另一端的最前端设有气球,气球与充气管相连;所述的气球的前端设有硬尖端;所述的探测装置设在硬尖端内;所述的气球的外表面并设有高压喷头,另充气管还连接有空气压缩机;上述倒钩分布在气球外表面;所述的探测装置分别与显示器和电源连接。
以上所述的探测装置与显示器和电源连接的线路设在充气管内。
以上所述的探测装置是微型摄像头。
以上所述的硬尖端为空心锥形硬尖端,硬尖端外部设有螺旋螺纹。
以上所述的倒钩为气球外表面实心凸条,凸条套有同形金属外壳。
以上所述的充气管为高压气管。
以上所述的硬尖端为高强度有机玻璃材料。
工作原理:在进管器的驱动下,充气装置、充气管及弹簧管进入下水管道内,打开微型摄像头,通过显示器实时监控管道内的情况,当气管头到达预定位置后,经过显示器观察管道堵塞的情况,最后通过充气装置从下水管道外对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形成倒钩后往外拉出,可将下水道内的垃圾勾出,反复几次即可将下水道内的垃圾完全的清理干净;同时也可以根据显示的情况,先关闭充气装置打开空气压缩机,使得空气压缩机给气球上的高压喷头供高压空气,通过高压空气通过高压喷头可以将下水道内的堵塞清理干净,从而实现下水道清理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在气球的硬尖端内设置微型摄像头,然后可以经过显示器对下水道内进行实时监控,而及时的了解到下水管道内的情况,从而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得在对下水道进行清理时更加轻松,本发明的下水管道清理装置操作操作非常简单,减轻了人工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标示:1.硬尖端、2.气球、3.倒钩、4.下水管道、5.充气管、6.下水管道、7.弹簧管、8.进管器、9.充气装置、10.微型摄像头连接线、11.显示器、12.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