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3260.9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陆松;杨慎林;付阳阳;张丹;胡洋;王洁;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李新华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探测 技术 吸气 飞机 货舱 火灾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带温度传感器的采样口(2)、采样口防护罩(3)、采样管(4)、加热装置(5)、滤湿装置(6)、烟雾透光率探测装置(7)、过滤装置(32)、CO浓度探测装置(8)、气体流量计(9)、采样泵(10)、排气装置(11)、控制处理单元(12)、报警指示器(13)和供电单元(14);所述带温度传感器的采样口(2)安装在飞机货舱顶部,采样口防护罩(3)安装在货舱内部位于采样口(2)下方;所述带温度传感器的采样口(2)内部安装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通过采样口气流的温度;采样口(2)通过采样管依次连接加热装置(5)、滤湿装置(6)、烟雾透光率探测装置(7)、过滤装置(32)、CO浓度探测装置(8)、采样泵(10)和排气装置(11);将温度传感器、烟雾透光率探测装置(7)和CO浓度探测装置(8)测量到的温度、烟雾透光率和CO浓度数据输送到控制处理单元(12),所述控制处理单元(12)采集、处理数据,所述控制处理单元(12)根据存储的贝叶斯网络火灾探测算法判断火灾,控制各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报警指示器(13)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为驾驶员提供火灾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烟雾透光率探测装置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与硅光电池组成的探测光路;主要包括激光二极管,激光准直铜管,进气管,外壳,遮光管,感光元件为硅光电池的光电接收器,排气管,接收电路,控制器和激光驱动电路组成;在外壳的上下两个面上分别靠近左侧面和右侧面位置开孔,密封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激光二极管塞进激光准直铜管内,激光准直铜管和硅光电池分别固定于外壳左右侧面的中心位置,激光准直铜管的汇聚中心正对硅光电池正面中心,在硅光电池前面将一圆筒状遮光管固定到外壳右侧面上,遮光管内部壁面为黑色,遮光管中心线和激光发射线重合,硅光电池只可以接收到通过遮光管内部的激光,硅光电池接收面积大于遮光管外径的部分用黑漆涂黑处理;激光驱动电路在外壳外面,通过三根线连接激光二极管,接收电路上端连接硅光电池正负极,下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CO探测装置采用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CO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火灾探测算法;贝叶斯网络火灾探测算法确定过程如下:首先对飞机货舱环境和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确定飞机货舱火灾试验的方案和货舱中可能对火灾探测造成影响的干扰源,并初步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与基本结构;下一步开展飞机货舱火灾实验,实验中要考虑对火灾探测会造成影响的干扰源;在火灾实验中使用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系统采集火灾实验中的烟雾透光率、烟气温度和CO浓度数据;使用采集的数据进行贝叶斯网络节点条件概率的学习;在条件概率学习完成后,将贝叶斯探测模型输入所述的控制处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开展航空标准要求的1分钟火灾探测试验,所述的航空标准为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25.858条,2011;如果探测系统不满足1分钟火灾探测试验的要求,则需要修改网络结构、节点条件概率参数;如果探测系统能够满足1分钟火灾探测试验,则火灾探测算法的确定过程结束;将得到的算法输入到所述的控制处理单元中,即可进行火灾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2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