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4264.9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3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屈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6 | 分类号: | B60N2/06;B60N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座椅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座椅通常包括座垫和靠背,其中靠背的倾斜角度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调整,以适应乘坐者的乘坐需求。但是,座垫通常不能调整,从而,在放置物品时,容易把座垫弄脏,影响后续乘坐,或增加清洗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所述车用多功能座椅包括座垫装置,所述座垫装置包括座垫、支撑臂一和支撑臂二,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一端与所述座垫铰接,第二端设置在地板轨道上,能够沿着所述地板轨道滑动,且所述支撑臂一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所述支撑臂二的第一端与所述座垫铰接,第二端设置在地板轨道上,能够沿着所述地板轨道滑动,且所述支撑臂二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从而,所述座垫能够在乘坐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乘坐状态,所述座垫的正面朝上,在所述翻转状态,所述座垫的正面朝下。
从而,能够根据需要翻转座垫,在翻转后的座垫上放置物品而不会弄脏座垫的乘坐面,不影响后续的乘坐。
优选地,所述座垫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二的第一端铰接。从而,使得整个座垫装置具有更好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一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支臂,所述两个第一支臂位于所述座垫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臂二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支臂,所述两个第二支臂位于所述座垫的左右两侧。从而有利于座垫平稳地翻转,并且提高座垫装置的整体强度。
优选地,所述车用多功能座椅进一步包括止挡装置以限制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二端和支撑臂二的第二端沿所述地板轨道的滑动范围。由此限定座垫的运动范围,减少干涉和翻转过程中意外碰撞的发生可能性。
优选地,所述止挡装置包括前止挡和后止挡,其中,所述前止挡和后止挡限制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二端和所述支撑臂二的第二端沿所述地板轨道的滑动范围。由此在前后两个方向上限定座垫的运动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座垫的乘坐状态,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二端抵靠所述后止挡;所述支撑臂二的第二端抵靠所述前止挡,且所述支撑臂一与所述支撑臂二交叉。从而,在所述座垫的乘坐状态,所述支撑臂一和支撑臂二能够对座垫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优选地,在所述座垫的翻转状态,所述支撑臂一的第二端抵靠所述前止挡;所述支撑臂二的第二端抵靠所述后止挡,且所述支撑臂一与所述支撑臂二前后分布。从而,在所述座垫的翻转状态,所述支撑臂一和支撑臂二能够对座垫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车用多功能座椅进一步包括靠背装置,所述靠背装置包括靠背、靠背枢转轴和靠背锁紧装置,在所述靠背锁紧装置释放时,所述靠背能够绕所述靠背枢转轴枢转,在所述靠背锁紧装置锁紧时,所述靠背相对于靠背枢转轴的转动角度位置固定,在所述座垫的翻转状态下,在所述靠背向前倾倒时,所述靠背的上端压在所述座垫的背面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用多功能座椅。
优选地,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车用多功能座椅之后的后排座椅,其中,在所述车用多功能座椅的靠背向前倾倒时,所述靠背的下端临接所述后排座椅的座垫的前端。从而,具有较大的乘坐空间或物品放置空间。能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对座椅进行折叠、滑动、组合等,不仅增加了家庭用车的多功能性,而且实现了紧急情况下伤、病、孕等人群的及时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用多功能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用多功能座椅在第一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车用多功能座椅在第二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车用多功能座椅在翻倒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车用多功能座椅在翻倒状态与后排座椅组合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4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厢内的内饰构造
- 下一篇:一种动力驱动的集成电机转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