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4992.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煌萍;李进洪;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挤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挤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型材挤压机主要由模座、挤压筒、挤压杆、挤压垫、模套及模垫等构成,如图1所示,铝型材挤压是对放在挤压筒1内腔中的铝棒2一端施加压力,使之通过挤压模具3的模腔以挤压出各种形状的铝型材4。挤压模具3装配到挤压机中,挤压模具3的外径应该是大于挤压筒1的内腔直径,使得在压力的作用下,挤压模具3的端面与挤压筒1的端面相贴合锁紧。
对于不同能力的挤压机,即不同规格的挤压机,其装备的挤压筒和挤压模具的大小规格是不同的,挤压能力越大的挤压机,其挤压筒内径和挤压模具外径就越大,即规格越大。
当小规格挤压模具装备到大规格挤压机上时,往往挤压模具外径小于挤压筒内径,使得挤压模具的端面与挤压筒的端面无法实现贴合锁紧,不能进行挤压的生产;或者挤压模具止口直径虽然略大于挤压筒内径,但两者接触面太小,锁紧时接触面压强太大,超过挤压筒钢材屈服强度,造成挤压筒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小规格挤压模具装配到大规格挤压机上的铝型材挤压模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套,用于将小规格挤压模具装配到大规格挤压机上,包括模套本体,所述模套本体后端设有一安装容纳小规格挤压模具的容纳腔,所述模套本体前端设有与容纳腔相通的预变通道,所述大规格挤压机具有一大规格挤压筒,所述预变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大规格挤压筒的内腔横截面面积,所述预变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规格挤压模具的模腔横截面面积,所述模套本体前端外缘直径大于大规格挤压筒的内腔直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套本体前端外缘直径与大规格挤压筒的内腔直径之间的差值大于75mm。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预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与大规格挤压筒的内腔横截面形状相似。
有益效果:小规格挤压模具先嵌入安装在模套本体的容纳腔内与模套本体成为一整体,再将该模套本体的前端面与大规格挤压机中大规格挤压筒的端面相贴合锁紧,由于模套本体前端外缘直径远大于大规格挤压筒的内腔直径,从而顺利地将小规格挤压模具安装到大规格挤压机上;在模套本体前端还设有一预变通道,直径较大的铝棒进入小规格挤压模具前,先通过预变通道进行预挤压成型为直径较小的铝棒,再通过小规格挤压模具的模腔形成所需的铝型材。通过设计本发明挤压模套实现小规格挤压模具装配到大规格挤压机上,充分解决了小规格挤压机生产量满负荷,而大规格挤压机开工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铝型材挤压成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模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模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套,用于将小规格挤压模具20装配到大规格挤压机上,包括模套本体10,模套本体10后端设有一安装容纳小规格挤压模具20的容纳腔11,模套本体10前端设有与容纳腔11相通的预变通道12,大规格挤压机具有一大规格挤压筒30,预变通道1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大规格挤压筒30的内腔31横截面面积,预变通道1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规格挤压模具20的模腔21横截面面积,模套本体10前端外缘13直径大于大规格挤压筒30的内腔31直径。
本发明通过在采用一专用挤压模套可使小规格挤压模具20安装到大规格挤压机的模座上,具体地,小规格挤压模具20先嵌入安装到模套本体10的容纳腔11内,使之与模套本体20成为一整体,带有小规格挤压模具20的模套本体10再安装到大规格挤压机的模座上,模套本体10的前端面与大规格挤压机中大规格挤压筒30的端面相贴合锁紧,从而顺利将小规格挤压模具20安装到大规格挤压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4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