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膜揭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5195.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化春键;汪大鹏;牛荣阁;王卫卫;万佳;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膜揭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手机自动贴膜机的可实现自动化的揭膜机构,它用于在手机贴膜之前将现有的三层式手机膜的前表面膜揭开,让中心膜能够暴露,用于后续贴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贴膜机只能实现辅助定位功能,其机构不能满足全部贴膜过程的需要,尤其是手机膜揭膜过程。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膜主要为三层式,只有中间一层为实际要贴的膜,前后两层均做保护用,使用前要揭掉,所以要实现贴膜自动化,就必须做到揭膜自动化、机动化。但因为手机膜较薄,容易变形,难以固定,并且揭开膜只能借助前后面上的白色胶带(下称开启胶带),难以夹持,最重要的时不知通过何种运动带走前膜。因此实现用机构揭开手机膜难以实现,贴膜变得麻烦低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机构,在借助人的一个最简单的肢体动作后,即可实现机动揭膜。大大简化人工揭膜的步骤,并为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贴膜机制作提供功能支持。
本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固定吸盘的吸盘杆,包括-能固定并带动前膜的弹簧夹杆,包括-辅助弹簧夹杆运动的限位叉,包括—带动弹簧夹杆的T型滑块,包括-滑道,包括-用于打开弹簧夹的开启块,包括-吸盘杆底座和根据需要添加的防止弹簧夹杆误运动的角度约束块。
在工作时,为了实现揭膜的自动化,首先要简化动作。在一般揭膜中,包括膜的夹持、开启胶带的夹持、撕拉过程,其次是要确定工作方式和位置。
在本方案中,膜的夹持选择用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吸盘吸附来固定手机膜。此方案及实验测定,固定可靠且控制方便,机动化实现简单。只要控制真空管道的开启关闭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膜的固定、放下。
开启胶带的夹持要保证可靠,力度要大,且因为可接触面积小,所以不能吸附,不能用摩擦力。本机构中用带齿的弹簧夹夹紧,此方法夹持牢固,实现简单,很容易获得零件,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开启。
撕拉过程要借助机构运动,在本方案中要用到电机来推动T型滑块在滑道中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平行于手机膜所在平面。膜在吸盘吸附力与夹子的拉力这两个反向作用力下即可分离,完成揭膜。
本发明的优点:
1.机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本方案全部使用杆件,采用了简单的销固定,没有严格的配合要求,加工精度要求低。对于加工以及成本控制都有利。
2.工作过程可靠,本方案通过多次夹持定位来确定了各加工对象的位置,加工位置与加工流程全部确定。并且全过程只有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和由电机控制的角度转动。进行的运动简单、故工作可靠,质量稳定。
3.可移植性好。机构作为实现特定功能的模块,可以移植加装在贴膜机等设备上,组合使用。改装也很方便。
为进一步说明发明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说明图,其中包含机构的全部结构(小型电机为标配,可根据需要安置,图中省略),杆件1、7和杆件2、4之间用销连接,可以旋转。结构8、9可焊接在底部大板上。整个底部大板可以用螺钉安装在所需位置。其他未注明突起板均为焊接在底部大板上用于定位的结构。
图2为机构的侧视图,滑块4放置在滑道5中,滑块可沿滑道自由滑动,但不能转动。
图3为吸盘杆部分说明图,限位叉3可沿吸盘杆1上的滑槽自由滑动,但不能垂直于滑槽运动。
图4为吸盘杆旋转效果图,演示了开始吸盘要从底部大板上吸取手机膜,并且由弹簧夹杆2夹持膜上的开启胶带(膜与胶带未画出)时,两杆旋转到指定位置的状态。
图5为吸盘杆旋转效果侧视图,从侧面看吸盘杆旋转90度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保温、加热和搅拌于一体的沼气罐
- 下一篇:多层镀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