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5234.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泽华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30;C08L77/02;C08K13/04;C08K7/14;C08K5/526;C08K5/12;C08K5/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6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
背景技术
普通PVC输液管也含有塑化剂,作用是增加管子的弹性,有利于流速调节的准确性保持。目前,很多医院在用的高弹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塑化剂远高于普通透明管输液器。输液时,这种塑化剂一般不会从管子材料中析出,只有在输注紫杉醇类化疗药时,这种DEHP塑化剂才会明显析出。一般的塑料制品中没有必要加入增塑剂,除非需要增加塑料弹性的地方。
医用输液管是连通人体内外的管腔制品的总称。有金属、塑料、橡胶等不同材料产品。在排液、灌流、投药、采血、传输血液等方面作为同路被广泛应用。开发精密医用塑料输液管生产技术和设备对于此类制品的国产化,降低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医用PVC 是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具有诸多优点:抗化学腐蚀、气体水汽低渗透性好,综合机械性能、制品透明性好等,同时也是性价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型材料。聚氯乙烯树脂因粒度微细,其质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动性。聚氯乙烯树脂同增塑剂混合后经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制成PVC 糊料。PVC 树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仅经加热就变为聚氯乙烯制品的一种新型的液态材料。该种液态材料配置方便,性能稳定、易控制、使用方便、制品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着色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PVC树脂在医用手套、输液管及一些特殊构造的医疗配件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普通PVC 软管弹性较差,不适宜作为头皮针连接的输液管,容易给病人带来伤害。虽然市面上有使用TPU 改性的PVC 材料,但是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弹性优异,成本低廉,适合于医用PVC连接输液管。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PVC 树脂粉15-20份、氧化聚乙烯蜡8-12份、聚酰胺树脂3-5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0.7份、聚异戊二烯4-6份、膏状钙锌0.8-1份、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2-4份、玻璃纤维3-5份、硬脂酸酰胺1.2-1.5份、抗氧化剂0.4-0.6份、苯甲基硅油0.5份。
上述的PVC 树脂粉的聚合度为1500-2200。
上述的聚酰胺树脂为熔点在220℃以上,特性黏度指数为2.3 的聚己内酰胺树脂。
上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按照摩尔比1: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医用PVC 糊为主要原料,配备其他辅料,制得的医用输液管成本较低,有利于阻燃和提高强度,拉伸强度130-135MPa,弯曲强度230-240MPa,弹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合度为1500-2200的PVC 树脂粉15份、氧化聚乙烯蜡8份、聚己内酰胺树脂3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异戊二烯4份、膏状钙锌0.8份、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2份、玻璃纤维3份、硬脂酸酰胺1.2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按照摩尔比1:1组成的抗氧化剂0.4份、苯甲基硅油0.5份。
实施例2
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合度为1500-2200的PVC 树脂粉18份、氧化聚乙烯蜡10份、聚己内酰胺树脂4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6份、聚异戊二烯5份、膏状钙锌0.9份、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3份、玻璃纤维4份、硬脂酸酰胺1.3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按照摩尔比1:1组成的抗氧化剂0.5份、苯甲基硅油0.5份。
实施例3
一种医用输液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合度为1500-2200的PVC 树脂粉20份、氧化聚乙烯蜡12份、聚己内酰胺树脂5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7份、聚异戊二烯6份、膏状钙锌1份、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4份、玻璃纤维5份、硬脂酸酰胺1.5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按照摩尔比1:1组成的抗氧化剂0.6份、苯甲基硅油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泽华;,未经刘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