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银方法和支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6562.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兰红明;刘宝生;梁谋;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红明;刘宝生;梁谋;肖军 |
主分类号: | G06Q20/42 | 分类号: | G06Q2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银 方法 支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银方法和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迅速,被大量应用到多个领域。由于移动支付的特性,其支付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前支付(如网店购物、团购、话费充值等)和非即时支付(如支付水电费等)。当前应用的移动支付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是不需要POS终端的:支付方通过安装在移动终端的APP软件检索到支付接收方信息,输入支付金额,完成支付。这种方法对于即时消费即时支付(即现场消费,如餐饮、实体店购物等)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由于支付接收方的到账需通过短信验证或即时查询验证,且由于超市或者餐厅的收银员众多,工作时间多变,支付平台并不知道该将短信验证发送到那个手机上,因此这种方案在大型的商超或酒店并不适用。
另外一种是需要支付接收方安装有POS终端的:包括有射频模式和移动终端APP生成支付二维码两种模式。射频模式其方法是支付接收方通过POS机与支付方的具有支付功能的芯片进行通讯,并自动完成支付。生成支付二维码模式其方法是支付方通过移动终端APP软件生成支付二维码图形,将支付账户、金额等信息包含在二维码中,接收方通过设备(POS终端)扫描支付二维码,完成支付。这两种模式都需要支付接收方有POS终端,增加了支付接收方的设备购置、设备维护和通讯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银方法和支付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能够使收款方在不借助于POS终端的前提下,即时确认支付方的在线支付是否成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银方法,包括:
步骤S1,与支付平台约定第一校验码,所述第一校验码用于表示支付成功;
步骤S2,在确认支付方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支付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一校验码时,确认支付方的支付成功。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支付码,所述支付码携带有用于标识收款账户的信息,以使所述支付方客户端通过录入所述支付码完成支付。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支付平台约定校验码生成规则;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在所述支付码中携带动态字符,以使所述支付平台根据所述校验码生成规则以及所述动态字符生成第一校验码。
优选的,所述动态字符用于表示交易流水号和/或应收金额。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支付码中携带应收金额信息,以使所述支付平台判断实际支付方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否正确。
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
在确认所述支付方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支付平台发送的实际支付金额与应收金额一致时,确认支付方的支付成功。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支付平台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中携带有应收金额信息,以使所述支付平台在判断所述支付方实际的支付金额与应收金额一致时,向所述支付方客户端发送第一校验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包括:
支付平台,用于与收款方约定第一校验码,并在确认由支付方向所述收款方的支付成功时,向所述支付方的支付方客户端返回所述收款方对应的第一校验码;其中,所述第一校验码用于表示支付成功。
优选的,所述支付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支付方客户端发送的用于标识收款账户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用于标识收款账户的信息确定收款方;其中,所述用于标识收款账户的信息是所述支付方客户端根据录入的支付码得到的,所述支付码由所述收款方生成。
优选的,所述支付平台,还用于存储所述支付平台与收款方约定的校验码生成规则,并在接收到所述支付方客户端发送的动态字符时,根据所述支付客户端发送的动态字符以及所述校验码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校验码;其中所述动态字符是所述支付方客户端根据录入的支付码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动态字符用于表示交易流水号和/或应收金额。
优选的,所述支付码中还携带应收金额信息;
所述支付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支付方客户端发送的应收金额信息,并在判断所述支付方实际支付的金额与所述应收金额信息一致时,向所述支付方式客户端返回第一校验码;所述应收金额信息是所述支付方客户端根据录入的支付码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支付平台还用于,向所述支付方客户端返回实际支付的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红明;刘宝生;梁谋;肖军,未经兰红明;刘宝生;梁谋;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