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式移动模架预拱度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6980.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移动 模架预拱度 调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自行式移动模架预拱度调整装置,包括桥墩(1),在桥墩(1)上设置有菱形的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在菱形的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的底板上设置有可调节的外模板支撑立柱(5),在可调节的外模板支撑立柱(5)上设置有移动模架外模板(3),在菱形的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带挑梁的移动模架主梁(6),在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内设置有移动模架外模板(3),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翼缘板、两侧腹板和底板上都均布有第一级预压荷载砂袋(8),在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底板上的第一级预压荷载砂袋(8)上均布有第二级预压荷载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在第二级预压荷载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上均布有第三级预压石粉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式移动模架预拱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带挑梁的移动模架主梁(6)与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高强度螺纹钢吊杆(7),在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腹板与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之间设置有斜撑拉杆(4)。
3.一种自行式移动模架预拱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桥墩(1)上设置菱形的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在菱形的移动模架模板外肋框架(2)的底板上设置可调节的外模板支撑立柱(5),在外模板支撑立柱(5)上拼装移动模架外模板(3);
第二步、在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翼缘板的最外侧设置第一预拱度变形观测点,在翼缘板与腹板结合处设置第二预拱度变形观测点,在腹板与底板结合点设置第三预拱度变形观测点,在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底板中间设置第四预拱度变形观测点;
第三步、预设第一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拱度值为0.63厘米,预设第二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拱度值为1.72厘米,预设第三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拱度值为2.81厘米,预设第四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拱度值为3.9厘米;
第四步、按自行式移动模架将要浇筑的箱梁总重的50%确定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8)的总重量,并将所确定的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8)均布放置到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翼缘板、两侧腹板和底板上,观测由第二步所确定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并将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与第三步所预设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设值一一对应比较,若实际变形值均与预设值接近,保持预压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12个小时,然后移除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若实际变形值均小于预设值,进行第五步;
第五步、按自行式移动模架将要浇筑的箱梁总重的80%确定第二级所用预压荷载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的总重量,并把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均布放置到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底板上的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8)上面,观测由第二步所确定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并将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与第三步所预设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设值一一对应比较,若实际变形值均与预设值接近,保持预压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和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12个小时,然后移除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和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若实际变形值均小于预设值,进行第六步;
第六步、按自行式移动模架将要浇筑的箱梁总重的102%确定第三级所用预压石粉袋(10)的总重量,并把第三级所用石粉袋(10)均布放置到移动模架外模板(3)的底板上的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上面,观测由第二步所确定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并将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际变形值与第三步所预设的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预设值一一对应比较,若实际变形值均与预设值接近,保持预压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和第三级所用石粉袋(10)12小时,移除第一级所用预压荷载砂袋、第二级所用钢渣配重混凝土块(9)和第三级所用石粉袋(10);
第七步、逐个微调外模板支撑立柱(5)顶升高度使四个预拱度变形观测点的实测值等于第三步所确定的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69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利用路基增加单车道的方法